以后,开私家车换乘轨道的乘客,有望不再为停车问题而烦恼了。记者昨日从市城乡建委获悉,我市将规划“P+R”换乘,在有条件的轨道站点修建停车场,你可以把私家车停放在轨道站的停车场里,直接刷卡换乘轨道出行。
什么是“P+R”换乘?
现在城市里的轻轨、地铁线路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人们便捷出行的优先选择。但是,如果你的家离轨道线路还有一定距离,走路去花的时间较长,想开车去换乘又找不到地方停放,的确是一件让人烦恼的事。而我市未来要建的“P+R”换乘模式,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据介绍,“P+R(ParkandRide)”,是指停车换乘;“P+R停车场”即换乘停车场。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交通换乘系统,在国外一些大城市已推广多年。目前,在国内的北京、上海等城市中,也已经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出行方式,成都也进行了规划。
有了“P+R停车场”后,市民可以驾车停进停车场,然后去换乘轻轨、地铁等公共交通,抵达工作单位或办事地点。这种出行方式,既减少了人们出行的拥堵时间,又节省了油费。对于城市而言,不但可减缓城内交通压力,而且还能减少大气污染。
需位置和优惠停车政策
市城乡建委总工程师吴波日前在一号线(沙坪坝-大学城段)施工现场调研时表示,市轨道集团要结合区域地形地貌特点和城市功能,规划布局提前研究谋划“P+R”等换乘设施。
吴波介绍,轨道交通“P+R”换乘模式,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实现需要两个主要条件,一是轨道站点旁要有修建停车场的位置;二是需要研究合理的优惠停车政策。
在已经实行“P+R”换乘模式的城市,是在轨道开行时段之内,让私家车主停车后持卡换乘,并享受停车优惠;超出轨道开行时段,需另行计费。
吴波说,考虑到主要是针对换乘轨道出行,因此轨道站点的停车库,收费要比普通社会停车场便宜很多,让私家车主能够承受。只有降低了换乘点的停车费,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私家车把车摆放在停车场,而通过轨道出行,“这也是我们倡导的方式”。
大学城地势平条件好
据了解,目前我市相关部门正在进行调研,看哪些轨道站点有位置、有条件来建设“P+R”换乘停车场,推行时间还未确定。
按照初步计划,将先在已经开通的轨道站点进行选址,如轨道一、二、三号线;在建和未建的轨道线路将提前规划,在修建时同步实施。
在我市一些轨道线路沿线,有的站点附近本身有停车场。如三号线的童家院子站等,但附近的停车场规模不算大,也没有统一的优惠措施,因此私家车换乘轨道出行效果并不明显。有的换乘枢纽,如两路口换乘枢纽等,也结合物业开发设置了停车场。
吴波介绍,轨道一号线的大学城片区地势平坦,而且还规划有自行车道,以后就可以在沿线有条件的站点修建“P+R”换乘停车场,不仅可以停放私家车,而且可以设置停放自行车的位置。
重庆晨报记者在北京很多轨道站点外,都能看到自行车停靠点,已经非常普遍。“结合自行车设置换乘停车场,这样出行就更加绿色、环保。”吴波说。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