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下午,烟台市物价局与交警部门召开“规范理顺市区停车服务收费工作会议”称,本月10日起,烟台市芝罘区和莱山区的停车收费标准和计费时间将发生改变,开始实施半小时计价、阶梯收费的方式。
“停车难”导致“收费乱”
据交警部门负责人介绍,烟台目前的机动车突破170万辆,每5人中就有一位“司机”,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停车难带来的停车收费乱,成为困扰“有车族”的大问题。与此相对的是,由于家庭轿车时代提前来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规划停车泊位设计不足,成为多数城市停车难的主因。
记者了解的到,烟台交警在市区的96条道路上设置了6000多个临时泊位,去年以来又增加了2800多个,这些临时泊位大部分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按照相关数据计算,烟台六区需要7万多个停车泊位,加上外来车辆的1.5万泊位需要,目前烟台建有的4万多个停车泊位,远远不够用,所以违法停车的数量的不断增多。
记者还注意到,一到晚上或者周末,商贸区、医院、娱乐场所周边停车场“车满为患”,而附近一些单位停车场则空空荡荡。交警部门负责人介绍说,部分单位停车场停车时段一般为8:00—17:30,而且双休日80%的车位处于闲置状态。交警部门建议,充分挖掘住宅和单位内部潜力,鼓励闲置和富裕的停车场对外开放,以缓解停车难的局面。”
在新建、扩建、改建商业区时,必须按照一定比例配建停车场,停车场的规划是未来新建大型建筑规划的必备考虑,以期能形成布局合理,比例合适停车场。此外,交警部门还鼓励企事业和个人开办停车场,并表示在政策和手续上,将给与大力支持。
烟台将建智能停车导引系统
交警部门负责人表示,推行计时收费停车场,实施停车收费“级差”化和“阶梯”化管理,也将为以后建设智能停车引导系统打下基础。
据介绍,烟台交警部门正在研究咪表停车诱导系统在烟台的应用可行性,一旦通过先关评审,将会极大方便市民的出行。据介绍,咪表停车诱导系统在国内其他城市已经开始应用,且效果良好。例如,在人行道较宽的地方,利用人行道设置港湾式停车位,结合市民上下班、学生接送等特点对道路进行适应性改造,开辟专门的咪表停车区,仅在上学放学期间开放。
智能停车引导系统的应用,将使有车族不再为寻找停车位而“瞎转悠” ,只要市民开启一个联网的终端设备,信息屏就能指示前方的各个停车场位置,以及可用车位数量。
据报道,“停车智能引导系统”由7个部分构成:区域引导信息屏、地感检测器、地感线圈、超声波探测器、车位引导灯、车位显示牌和监控管理中心。“原理很简单,系统检测各车位的停车状态后,通过管理器上传到数据转换器,数据转换器会自动把信息汇总到引导监控系统,监控系统会把空车位信息在引导信息屏中发布。
目前,烟台乃至全省公共停车场尚无停车预前引导系统,路面也没有附近停车场车位信息发布。记者在媒体的报道中,发现东南亚一些国家使用较多,国内则只找到了洛阳和信阳这两座城市在使用这套停车智能引导全套系统。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