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连云港BRT沿线交通智能化控制系统已完成 黄线内是“禁区”
发布时间:2012-10-230:0:0来源:苍梧晚报作者:未知点击量:1836   
   【连网】 BRT一号线试运营20多天了,市区BRT后续配套设施建设迅速跟进。

  昨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市区BRT一号线的全线护栏建设已全部完成,全线道路交通标志施划工作已完成95%的工作量。交通智能化控制系统、交通智能化监控中心已经建设完成,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全部安装到位、调试完毕,并已交付使用。

  而备受关注的BRT一号线沿途高清监控已经基本安装完毕,并将在调试结束后正式投入使用。届时,我市BRT一号线沿线的黄线内“禁区”将正式竖起一道“高清监控”屏障,为安全起见,希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人莫再借用BRT“专用道”,要养成文明出行的好习惯。  

   交警连续22天执勤不休息

  为保证BRT试运营期间道路交通秩序安全、有序、畅通,市交巡警支队近期一直全警动员,每天在沿线56个站台、交叉路口、行人二次过街等主要节点,安排220名警力维持秩序,指挥疏导交通,及时查纠各类占用BRT专用道违法行为。

  交巡警海州大队板浦中队指导员卜东兵说,从10月1日开始至昨天,他已经在路上连续执勤22天,每天从早上7时开始到晚间9时结束,要在路上执勤十多个小时。他觉得,在市区快速公交一号线试运营后,人们对BRT给城市带来的交通变化还不是很适应,行人不遵守信号灯、非机动车闯入快车道、机动车擅入BRT专用道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他和很多执勤人员就是要时刻不放松警惕,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69岁劝导员倡议文明出行

  昨天上午,在海宁大道和幸福路交叉路口,记者看到有这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电瓶车、自行车请走非机动车道”,而在牌子不远处,有一位老人在不停地挥动手中的“劝导旗”,把骑车的市民引流到非机动车道上。

  据了解,这位老人名叫姚壮达,今年69岁,是海州街道新建社区居民,和他一起“执勤”的还有他的十多个老伙计。老人表示,退休后,他一直热衷于在社区当志愿者。市区BRT一号线开通试运营后,他看到很多市民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对很多交通规则“不太上心”,于是,就和一群老伙计一起,当起了交通志愿劝导员。

  在当劝导员的五六天时间里,老人觉得绝大多数人能遵守交通规则,但少数人漠视安全,诸如将自行车骑到机动车道上,将机动车驶入BRT快车道上,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

  高清监控设施基本安装完毕

  市区快速公交一号线开通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时常上演,不仅威胁着道路安全,也“挑战”着文明出行、安全交通的底线。

  针对一些驾驶人可能出现占用BRT专用道行驶的问题,市交巡警支队近期及时调整警力部署,在BRT一号线沿途主要路口、节点,重点安排警力加强秩序管理,严处重罚各类占用BRT专用道违法行为,以确保BRT运行秩序良好。

  交巡警海州大队大队长李新政介绍,BRT一号线试运行后,交巡警海州大队根据BRT沿线交通状况,在海州客运站、朝阳路等容易造成拥堵的路口加派警力,对车流进行有效疏导,确保车辆通行安全。同时,加强路面管控,按照BRT一号线沿线道路秩序日常管控要求,加大车辆压线、借用快速公交专用道行驶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据悉,自BRT一号线试运营以来,交巡警海州大队已查处占用BRT专用道等交通违法行为260余起,其中非现场处罚90余起,查处非机动车违法行为20余起。

  李新政表示,前一阶段,对非机动车进入机动车道行驶、车辆和行人在路口闯红灯等不文明交通行为,交巡警海州大队执勤民警都是以劝导、说服教育为主,而对普通车辆强行驶入BRT专用道行驶则收集证据,处罚较严厉。当前,BRT沿线路段都已安装好高清监控,每个高清监控设施的覆盖半径范围为50米至100米,今后,从黄线外强行拐入BRT专用道行驶的机动车辆,将给予罚款100元、扣3分的处理。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