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牡市贷款建设高寒城市智能公交系统项目冲刺
发布时间:2012-11-260:0:0来源:中国交通技术网作者:未知点击量:1684   

   11月15日至11月16日,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派遣了由交通、环境专家组成的项目鉴别团,对我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北方高寒城市智能公交系统项目进行了为期2天的鉴别。此次鉴别团的到来,预示着我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北方高寒城市智能公交系统项目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而这笔1亿美元的贷款能否最终到位,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尽快完善各项前期工作,从而为世界银行来牡最终评估做好准备。

  牡丹江高寒城市智能公交系统项目是为落实我市“双150”(牡丹江中心城市1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万)城市发展战略,建立以人为本、公交导向、高效安全、便捷顺畅的城市绿色公共交通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而谋划的项目。项目主要包括建设一体化公共交通走廊改造、公交换乘配套基础设施、城市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和机构能力建设四大项目,总投资12至13亿人民币。

  “在全国50余个城市的竞争中、牡丹江北方高寒城市智能公交系统项目能最终列入《全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013至2015财年备选项目规划》实属不易。”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市项目建设推进会上,市发改委副主任齐向飞回顾近一年申请过程如是说。

  世界银行贷款期限最长为30年,贷款年利率约为1.01%-1.21%,与国内银行5年以上的中长期人民币贷款利率7.05%相比较,世界银行贷款期限长、利率低。此外,世界银行贷款还具有知识附加值高的特点,争取到贷款,就能够以此为载体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有利于更新建设理念与管理模式,完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支持长期可持续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世界银行贷款成为近年国内各城市竞相追逐的热点。

  2011年年底,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市启动利用世行贷款项目,据说,此时距国家规定上报的截止日期仅剩40余天的时间。而就是在这40余天的时间里,我市不仅及时提出了与世界银行的对接方案,寻找出与世界银行合作的契合点,顺利通过世界银行专家的实地初步评估,获得世界银行的意向支持。同时,我市还科学高效高质量地筛选出一批合作项目,形成项目建设方案,及时获得省发改委批复。其后,经过国家发改委初审、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财政部会审,2012年7月25日我市建设北方高寒城市智能公交系统项目作为全国8个城镇交通项目之一获得了国务院批复,列入《国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013至2015财年备选项目规划》,贷款额度为1亿美元。

  “相较于兄弟城市,虽然我市申请世行贷款项目起步晚,但行动快、质量高、效果好,使原计划在2014年有机会列入规划的项目提前了2年。”齐向飞告诉记者,列入《全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013至2015财年备选项目规划》,意味着我市北方高寒城市智能公交系统项目即将进入世界银行评估审查阶段,而如能最终通过世界银行的评估,该项目将是我市首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民生项目。

  世界银行鉴别团对我市利用世界银行建设北方高寒城市智能公交系统项目进行对接,这也是世界银行对申贷项目的一次预评估。当前,对于项目主管部门来说,最紧迫的就是要尽快开展前期工作,为世界银行最终评估做好准备。对此,我市已有所行动,开始着手制定牡丹江高寒城市智能公交系统项目实施方案,成立牡丹江市利用世行贷款项目组织机构。同时还将根据目前世行批复的贷款规模以及世行的总体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和聘请专家论证确定我市世行项目,并制定工作计划。

  牡丹江北方高寒城市智能公交系统项目纳入《全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013至2015财年备选项目规划》,为我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基础设施项目敲开了一扇门,而要迈进这道门,则考验着项目实施者的智慧。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