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南宁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8条轨道线盘活交通
发布时间:2012-3-300:0:0来源:《当代生活报》作者:未知点击量:1587   

邕城轨道交通一号线南湖站效果图

自南宁轨道交通广西大学站开工建设开始,邕城市民都感觉到——我们离轨道交通带来的便捷生活不远了。但是,未来南宁市的轨道交通将是怎样布局的呢?昨日,记者从南宁市规划管理局了解到,《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以下简称《线网修编》)近日获得了批复,它在原有规划基础上,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综合交通规划的调整情况,进行了修编。远景规划中,南宁的轨道交通线路由原来的6条增加到了8条,它们将串联南宁市的东西南北。

【规划修编】

适应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

2011年12月29日,对于南宁市乃至广西的轨道交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全线开工,邕城人向地铁生活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如今在南宁的一些街头,市民都能见到被蓝色施工挡板围起的轨道交通施工工地,如大学明秀路口、南湖广场等。因此,有人不禁产生疑问,既然轨道已经在建,原来也有过规划,为什么现在还要对规划进行修编呢?

据了解,2010年6月《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复。这意味着邕城建设轨道交通有了科学的指导控制方案。然而在 2009年,南宁市首次提出建设南宁东站的方案,南宁市铁路枢纽发生重大调整,城市总体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在《南宁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确定的近期建设线路的前提下,编制了《线网修编》,对线网规划进行系统梳理和修编完善,线路由原来的6条增加到8 条,而修编后的轨道交通,线路全长为252.1公里,共设车站160座,其中换乘站23座。

【优化调整】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修编后的规划对远景线网进行优化调整并稳定2020年线网方案,稳定近期线路的换乘节点,为城市空间拓展、结构优化以及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线网修编》规划的年限分为3个阶段,基准年从2010年开始,到了2020年将步入中期建设年,再往下就是远景年限。远景年无具体年限,依据城市远景发展规划,以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和按资源环境合理容量,推算人口规模作为远景线网规模的控制条件,客流预测远景年限则为2050年。

而规划的范围将随着规划年限从南宁市中心城区往外扩展,以南宁市城市规划区面积6559平方公里为基本研究范围;2020年以原高速环以内区域和仙葫、蒲庙、龙岗和平乐片区组成的中心城(建设用地面积约300公里)为重点研究范围,远景以总规中确定的新外环高速公路以内区域为规划研究范围(总范围约900 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约640平方公里)。

【建设时序】

南宁轨道交通建设将分三步走

说到轨道交通,人们最关心的就是它何时可以建成?建设时序和步骤是怎样的?根据《线网修编》,南宁轨道交通建设的时间进度将分三步走。

第一步(2010~2015),建立骨架线网,修建一号线一期和二号线一期,建设线网“十字”骨架线,奠定线网的基础,提供快速过江通道,联系城市东西、南北的主要发展轴线。

第二步(2016~2020),加强城市三大中心的联系,支持五象新区发展,带动邕江南岸的发展,修建二号线二期,三号线、四号线,到了2020年,线网在一、二、三、四号线组成的“井”字基本形态的基础上,构建5号线与7号线,形成“三横三纵”的线网布局。该线网基本形成网络规模,覆盖邕江南、北两个发展带,连通城市“三大中心”,提升对南宁东站的服务水平,可以很好地促进城市发展,发挥轨道交通的骨干作用。

第三步(2021~2050),增加网络覆盖,修建六号线,二号线延长线,三号线延长线,五号线延长线,七号线延长线和八号线。进一步扩大线网规模结构,充实市中心内部以及向外交通联系,加大线网覆盖范围和密度,提高轨道交通系统服务水平。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