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太原市公交总公司获悉,在日前召开的“公交都市”建设协调会上,《关于建设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实施方案》经过研究讨论正式通过,并决定年内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50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站点设置距离最多500米,投入自行车1.2万辆。
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对于市民来说意味着什么?太原市公交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简单地说就是“公共自行车+公共交通+公共自行车”,是绿色交通与低碳出行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将在城市或特定区域范围内提供若干个站点、一批公共自行车,通过智能控制系统,供人们免费或象征性收费使用,并能在任意服务网点实现通租通还。
公共自行车+公共交通+公共自行车
家住迎泽桥西“蓝水假日”小区的市民张女士,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由于没有直达单位的公交车,张女士每天都需中转一次,至少花40分钟才能到达位于大营盘的单位。“如果有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我就不用提前一个小时出门了。”张女士说,她坐1路到并州饭店,需步行5分钟到并州路的广场站点,很不方便,如果有了公共自行车可以租赁,她就可以直接骑车到单位,省去了不少等公交车的时间。
市民张女士的愿望很快就能实现。太原市公交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意义,就在于利用自行车在短途交通方面的优势,将公共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体系,作为城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公交)的延续,形成“公共自行车+公共交通+公共自行车”的出行模式,解决居民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倡导绿色出行方式。
据介绍,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主要由服务点控制设备、后台管理机房、调度控制中心、办退卡窗口及其公共自行车智能管理系统等组成。系统建成后,可实现“无、近、通、配、美”五大功能。
无,是指公共自行车系统采取先进的智能化租用管理系统,采取无人值守,市民通过公交IC卡自助租车与还车,自行车运营公司采取管理人员走动式服务。
近,是指为了更多市民方便使用公共自行车,市区将全面覆盖公共自行车站点,具体站点设置距离为300米至500米为一个站点,更为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通,是指市区建设的每一个站点、每一个锁柱、每一辆公共自行车都能实现通租通还。
配,是指通过智能化系统,建立实时动态配送系统,保证市民有车可借、有位可还,解决租车难和还车难问题。
美,是指在亭棚、自行车及室外柜等方面,都将在符合系统技术标准的前提下进行本地化定制设计,彰显城市美学。
500个租赁点正在规划选点
目前,50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已交太原市规划和勘察测绘院进行规划和选点,以满足交通为主,兼顾健身、休闲为辅的目的。具体站点设置为:公交点、公建点、居住点、休闲旅游点、学校点等。而公共自行车则拟采用“飞鸽”24寸车型,座位可以调节高低,适合所有人群骑行。并将采取阶梯收费的方式,保证有限的车辆高效流动,帮助租车的市民养成“随用随租,用后速还”的习惯。
记者了解到,“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起源于国外,现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非常普及,近几年逐渐在我国少数城市如北京、杭州等地开始试点推行。该系统低碳环保,促进节能减排,减少尾气污染,还能有效解决市民短途出行、“公交最后一公里”及游客观光游览等问题,并能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缓解道路拥挤,是未来城市交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