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B R T两侧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几年来服务人次已将近1200万。资料图
日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官网昨日公布,广州BRT被选为联合国“2012年应对气候变化灯塔项目”(Momen tumforChangeInitiative)。这是继“可持续交通奖”后,BR T为广州赢得的又一个世界级奖项。这个奖项,与BR T两侧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密不可分。
据介绍,广州B R T是今年入选项目中唯一的中国项目。其优势,不仅是在中国创立了B R T模式,以及85万人的日均客流量,更在于其站场设计结合了公共自行车系统。
广州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从2010年6月投入使用,共5000辆车,116个服务点,主要沿B R T线路呈带状分布,并辐射至周边小区、写字楼、公交枢纽等,其连接起的线路全长约20多公里,横跨约2 .8公里。
市民在服务点租借自行车时,一小时内免费,1至2小时收费2元,3小时以上收费3元/小时,24小时内最高限价30元。各服务点间,自行车可通借通还。广州市民缴纳300元押金办手续后,可持羊城通刷卡租车,没有羊城通的,可凭身份证办“会员服务卡”,在卡中充值300元押金。
据了解,目前99 .98%的使用者都是免费使用。几年来,服务人次近1200万,每日的使用量为2万次以上。2011年,在广州天河区和黄埔区,B R T沿线公共自行车日均使用次数超过23000次,公共自行车出行平均距离约为4 .3公里。根据交通系统碳排放模型测算,现有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每年能减少765吨的C O 2排放。
早在2011年,在美国交通运输研究委员会(T R B)年度会议上,广州市因成功实施了B R T和公共自行车系统,荣获“2011年可持续交通奖”,广州也因此成为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