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李铁杨保军石楠批评乱提乱建生态城市现象
发布时间:2011-12-310:0:0来源:城市中国网作者:未知点击量:1857   
    2011年12月28日,城市中国网《城市会客厅》栏目举办第九期活动,就生态城市对话城市战略专家、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与城市规划专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博士。本期栏目特邀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秘书长石楠主持。专家们围绕生态城市的理念、评价指标、生态技术与成本、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状况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李铁指出,生态城市是适合城市发展阶段的城市发展观,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不同城市发展阶段不同,生态评价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不应搞一刀切的评价指标体系,因地制宜,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他指出,目前我们的生态城市建设违背了城市发展规律,大量的生态工程不仅需要高额的维护成本,加大财政支出压力,还大大提高了新进城人口的成本。我国处于高速城市化时期,面临大量农民进城,城市应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基础设施,降低能耗,提高城市密度,扩大服务业就业机会。他认为,生态城市不应光停留在概念炒作上,要寻找一些好的实践样本做示范,同时也应看到,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通过考核机制等制度的完善促使地方政府的行为长期化。

    杨保军认为,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生态文明价值观指导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对中国来说,应提倡复合生态城市观,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的协调,做到自然和谐、经济高效和社会可持续。他指出,生态城市无公认的评价指标,但碳排放、就业方便程度、绿地、公交和循环经济等与生态城市的衡量有较紧密关系,生态要求适当的密度,实现系统的平衡。他援引德国弗赖堡等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案例指出,生态技术并非越高越好,应推崇适用技术,在生态的语境下要用价值代替价格,从长期的成本收益角度衡量生态技术的适用性和竞争力,并从局部和某些项目上开始尝试改善。他认为,生态城市有三个东西比较重要,一是规划,二是生态技术,三是百姓的充分就业和生活文明。

    两位专家均认为我国的城市建设离真正的生态城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的差距,多年来的工业化发展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要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另一方面是制度和观念的差距,要构建自下而上的、因地制宜的、避免地方政府短期行为的一整套制度,也要通过教育、规范等方式,让生态的理念深入市民心中。

    “城市会客厅”是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发起、城市中国网重点打造的对话栏目。栏目聚焦城市发展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一系列的高端对话,为国内外知名专家、有影响力的官员建立交流的平台。迄今已举办九期,分别围绕三规合一、城市旅游、环首都经济圈、土地整治、政务微博和规划的公众参与等话题展开。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