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6月24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昨天,市人大代表朱如安表示,他在上海两会提出的积极建设慢行交通的建议得到了市建交委的答复。
市建交委表示,将对部分道路设置与自行车隔离带,构建自行车多级网络,满足自行车交通多元化需求,建分担干道流量、服务慢行区间的自行车主通道,衔接公交枢纽、轨道交通的自行车辅通道,开拓滨江慢行交通。
今年两会前夕,市人大代表、黄浦区残联副理事长朱如安调研了沪上的慢行交通,他发现,目前市区不少路段为给汽车出行腾出地方,压缩甚至取消了非机动车道,影响了自行车基本路权的保障。
“慢行交通是上海城市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改善和优化慢行交通环境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保障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市建交委在答复中这样评价慢行交通。
市建交委表示,对于未达到规划规模的主次干路,由于条件受限,暂时为机非混行模式。根据现行市、区分工原则,待相关道路新改建时,市建交委将对上海相关各区加强行业管理和行业指导,要求设置机动车与自行车之间的物理隔离带,有效分离快慢交通,保障非机动车交通安全。上海还将进一步研究推广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