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便捷的地铁,已是羊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今年开始,新一轮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又将掀起高潮,广州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到2016年底,广州力争要再开通12条(段)共计284公里地铁,加速新型城市化的进程。
这是一个使命光荣、任务艰巨的工程。从现在到2016年仅3年半的时间,广州地铁公司要建设的线路总长度将超过以往20年的总和,走完发达国家一百多年才达到的目标。
未来3年半究竟要怎样建地铁?广州地铁公司总经理丁建隆提出新思路:要“打开大门”再建284公里地铁,全方位构建“4+1”工程监管体系,要求参建单位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纪委检察部门、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和地铁公司的监督,把新一轮地铁线网建成“平安、优质、勤俭、廉洁、和谐”的典范。
点题
地铁如何架构广州交通主干网?未来3年半究竟怎样建好地铁?
对策
到2016年底,广州总共要新建成12条(段)284公里地铁线路。届时,广州地铁总里程将超过500公里,线路遍及增城、从化等广州市十二个区和县级市。广州将全方位构建"4+1"工程 监管体系,把新一轮地铁线网建成“平安、优质、勤俭、廉洁、和谐”的典范。
新格局:地铁拉开广州城市骨架
在地下呼啸穿行的地铁列车,已悄然成为广州许多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原来没有地铁,每天从番禺到越秀上班要接近一个钟,现在只要半个钟头。”家住二号线洛溪站附近的市民温先生,大赞地铁带来的便利。
地铁改变广州,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低碳、绿色、便捷的出行方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加密切。
地铁犹如一根线,将生活、文化、商业等串联,极大地拉开了广州城市的骨架。随着地铁逐渐从中心城区通往南沙、番禺、花都等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外围区域置业生活,广州“南拓、东进、北优、西联、中调”的大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日益变成现实。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2008—2012年,广州市“十一五”轨道交通线网建设目标实现,地铁公司在当好“三好学生”(建设好、运营好、经营好)上交出了一张亮丽的成绩单:
同时建设11条线路,至目前已建成开通8条线路、145座车站、236公里,线网规模居于全国第三位。
广州地铁客流从2008年每天156万人次,到2012年上升到507万人次,4年安全行车8.6亿车公里,运送乘客69.8亿人次,日均客运量507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784万人次,承担了全市35%以上的公交客流运送任务。
为全国地铁服务和多种经营上成绩斐然,为南宁、西安、郑州等20个城市地铁提供了设计、监理、咨询、培训服务,主编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18项,“广州地铁”品牌叫响大江南北。
在广东省九大服务行业居民满意度调查结果中,连续5年领跑交通行业榜首。
新里程:2016年十区两市全通地铁
广州市委十次党代会明确,广州要强势推进在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广州地铁作为市战略性基础设施,就必须以世界一流城市地铁作为战略目标,致力于成为城市轨道行业的典范,与广州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参与世界城市竞争相适应、相匹配。”
快马加鞭未下鞍,刚完成“十一五”地铁建设任务的广州地铁,又迎来了一场新的硬仗。在一幅巨型的《2016年广州地铁线网图》里,密如蛛网的地铁线路令人眼花缭乱。
当前地铁公司正全力推进六号线首期、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九号线、八号线凤凰新村到文化公园段和广佛线二期等6条地铁的建设。除六号线首期今年底将开通试运营外,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九号线和广佛线西朗至沥滘段土建工程已形成大规模的施工高潮。另外,根据国家批复的广州市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广州还要新建四号线南延段、八号线北延段、十一号线、十三号线首期、十四号线一期、知识城线、二十一号线共7条地铁,
到2016年底,广州总共要新建成12条(段)284公里地铁线路。届时,广州地铁总里程将超过500公里,线路遍及增城、从化等广州市十二个区和县级市,日均客流超过1000万,相当于每天搬动超过大半个广州市的人口。
新目标:平安、优质、勤俭、廉洁、和谐
“过去20年,我们建成了236公里;未来不到3年半,我们要再建284公里,线路总长度将超过以往20年的总和,走完发达国家一百多年才达到的目标,我们遭遇的挑战将前所未有。”地铁公司总经理丁建隆认为,这种挑战来自于外部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社会对大型建设公开透明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希望地铁建得要快,过程影响要降到最低,各级政府的监管标准越来越严格,新闻媒体对工程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未来3年半究竟怎样建好地铁?丁建隆总结为12个字:“平安、优质、勤俭、廉洁、和谐、高效”。
施工前进行风险评估。地铁公司把平安建地铁放在首位,要求每一个承建单位进场前必须跟设计、勘探单位在地质、周边环境、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案等方面,严格审查风险控制点以及将采取的防控措施,充分保证地铁周边建筑、道路以及老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
严把材料和监理关口。在所有钢材和混凝土的每个关口进行检查,确保所有主要建材质量。同时严格考核驻地监理,把好质量关,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所有参建者共同努力,保证工程优质。
精打细算用好市民的钱。“尽管过去广州地铁的造价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我们不会躺在功劳本上。”丁建隆表示,将在过去的经验上给自己施加压力,正对设计单位采取限额设计,从设计龙头开始优化设计,努力做好投资控制工作。
阳光透明廉洁办事。地铁工程投资巨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地铁公司将把资源、人力、物力集中管好,严格要求承包商、设计单位和分包单位,在整个工程建设、招标、投标过程中坚持阳光透明,严格按规矩办事。
从市民感受出发搞建设。地铁建设过程阵痛很难避免,“要从市民感受出发,来解决新一轮地铁建设高峰带来的难题。”地铁公司将对拆迁、围蔽、管线迁改、交通疏解等工作做好详细方案,尽量少扰民,少阻碍交通,少干扰城市的正常活动,确实难以做到的必须要向市民解释清楚。
新思路:建“4+1”工程监管体系
未来几年,12条(段)线路同时大规模建设,实现“平安、优质、勤俭、廉洁、和谐、高效”的目标殊为不易。丁建隆表示,仅靠自身努力还不够,要加强全方位的监督,新一轮建设将“打开大门”再建284公里地铁。目前,地铁公司正全方位构建“4+1”工程监管体系,力求使管理更透明、施工更规范,促进新一轮地铁建设工期、质量、安全、投资和文明施工等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这个“4+1”的工程监管体系,就是要求参建单位全方位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纪委检察部门、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和地铁公司的监督。地铁公司表示,要做到以下几个“主动”:一是主动接受政府部门对规划报批、资金筹集、质量安全、竣工验收等全过程实施监督,确保工程建设手续合法合规。二是主动接受纪委和检察院的廉政监督,每条新线都在市检院设工作室,随时接受纪律检察部门的监督。三是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要求所有施工现场周边有密集居民区、建筑物的,必须与相应的街道、居委会、派出所进行共建,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居委会的监督作用,让市民监督地铁。四是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监督,公开透明建地铁,通过新闻媒体的见证,向所有老百姓、政府反映实际情况,通过媒体及时反馈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使广州地铁建设和运营更加顺应民意、深得民心。
加强地铁公司的内部监管,也是“4+1”的工程监管体系的重要一环。据了解,亚运后,在系统总结精细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广州地铁公司在国内地铁行业率先建成了“工程管理一体化项目管理平台”,将地铁建设全过程分解到工序,对每道工序管理标准及参建各方职责都作出清晰界定,杜绝违规施工、资料后补等影响质量安全行为。
地铁公司表示,将尽全力把地铁建成政府放心、市民满意的民心工程,顺利实现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建设的宏伟蓝图,为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吹氧助燃”。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