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武汉或打造“公交都市” 轨道交通每年建40公里
发布时间:2013-11-2516:19:22来源:长江网作者:未知点击量:1390   

    武汉“公交都市”愿景可期

    “2013年汉台交通学术交流会暨武汉交通工程学会理事会年会”近日在汉召开,台湾、武汉的知名交通学者,对大汉阳地区交通规划、武汉“公交都市”等话题进行探讨,认为武汉打造“公交都市”的愿景可期。

    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难题

    市委常委、武汉开发区工委书记朱毅介绍,2013-2015年,开发区将投资3亿元建设微循环公交线路,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投资150亿元,扩改建东风大道(318国道开发区段),建设武汉最大的公共交通枢纽立交桥。

    “在汽车拥堵的时代,必须让大公交更快、更方便。”台北鼎汉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副董事长李俊贤说,武汉打造“公交都市”,关键看大公交。他建议,可在汉阳客运站建立枢纽,通过高速直达快巴,联系机场、高铁站、主城区和新城区,骨干线路运输时间不超40分钟。引进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公共交通发展主轴。

    “公交都市”请轨道交通挑大梁

    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本涌介绍,武汉“公交都市”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轮渡、出租汽车为补充,慢行交通相衔接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

    目前,武汉轨道交通正以每年约40公里的建设速度推进,已建成里程达56.2公里,在建里程158.1公里。到2020年,市民从新城区到中心城区,将不超过30分钟,穿城也只需要60分钟。

    在主城内,引入现代有轨电车、BRT快速公交等,建立多模式公交架构。在新城内,通过中运量系统弥补轨道交通覆盖不足问题。远期,主城区将形成123公里中运量系统,外围新城将达到647公里。

    到2020年,主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半径实现全覆盖,主城区任意两点间的公共交通,到达时间不超过50分钟。到2015年,主城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租赁点将达2500个,公共自行车数量则有10万辆。

    问问残疾人士坐车方便吗

    台湾中兴工程公司董事长、台北交通文教基金会理事长曹寿民教授认为,从人口密度考虑,武汉非常适合发展“公交都市”。

    目前,武汉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全球最大,每车每天平均借用量为2.6次,但台北达10次,武汉还有很大改善空间。

    曹寿民说,武汉作为枢纽城市,出租车是外地人的重要交通工具。空车率是反映出租车服务品质的一个指标,空车率越高,打车难度越小。台北、香港的出租车承担了约10%的公交运量,车辆众多,空车率达50%-60%。但大陆地区高峰时段一车难求,建议相关部门可调查这方面数据,引进智能化叫车系统,缓解打车难。

    “行动不便者的公交是一个城市文明的象征。”曹寿民说,在台北,无障碍的士、康复巴士等交通工具,可使用轮椅,武汉可作借鉴。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