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宜昌三条轨道交通明年开建 分担30%公共交通
发布时间:2014-1-1016:13:25来源:三峡晚报作者:未知点击量:1173   

  本报记者彭清宜 通讯员汪俊伍

  地铁、城铁,印象中这种存在于大城市里的交通方式离我们很远,8日公示的《宜昌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为未来的宜昌勾勒出总长度124km的3条轨道交通线路,把宜昌人的地铁梦转为现实,这也意味着宜昌交通即将进入快时代。该规划于2013年11月28日通过专家评审,昨起在市规划局网站和夷陵广场公示,广大市民可在2月7日前提出意见和建议,市规划局将在规划成果中分析采纳。

  三条线路分工有别

  专家组通过多方案比选,最终提出三条线路、总长度124km的宜昌市轨道交通线网推荐方案。

  远景规划增加4号线,线路长度21.8km,设站13座,换乘站4座。2号线延长至宜都市,延长段11.5km,设站3座。其中高架线路总长81km,地下线路总长43km,采用B型车6辆编组,估算系统总投资约634.3亿元(不含拆迁)。3条线路基本都采取全封闭运行方式,按照现行设计标准,1、3号线旅行速度不低于35km/h,2号线旅行速度在50km/h以上。规划还建议使用公交一卡通的收费方式。

  1号线在夷陵区、西陵区和伍家区职教园站以西南段均采用地下敷设,职教园站以东北段连接龙泉组团采用高架敷设。

  2号线在西陵区及伍家区主要沿城东大道地下敷设,在求雨台转入机场路后直至猇亭大道、白洋组团部分采用高架敷设。

  3号线建议全线地下敷设,过江经长江隧道。

  分担30%的公共交通

  根据规划,宜昌市将构筑以轨道交通为核心和主骨干,以中运量公交系统为骨干补充,以常规公交作为主体的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公共交通占机动化比例60%,其中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分担率达到30%的目标。

  规划将宜昌轨道交通线路分为城际铁路、市域快线、城市干线和局域线四层。城际铁路联系宜昌、武汉、荆门、荆州等省内城市,最高速度200~350km/h,建立宜荆荆1小时通勤圈。市域快线联系西陵区、伍家岗区、猇亭区、白洋、顾家店、宜都、枝江等,提供中、长距离快速轨道交通服务,最高速度120~169km/h,站间距3~5km。城市轨道干线联系城市中心、组团中心,提供短距离、高密度、大运量交通服务,最高速度80km/h,站间距1km左右。实现中心城区主要组团中心之间60分钟内通达,组团内部30分钟通达。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向轨道倾斜,控制与引导小汽车的使用。

  明年开始一期建设

  根据规划,轨道建设分三期实施:

  一期(2015~2020年):1号线一期(葛商贸大厦站~宜昌驾校站)、2号线一期(火车东站~叶家湾站)、3号线一期(艾家塝站~火车南站),建设长度57.2km。

  二期(2020~2030年):1号线二期(葛商贸大厦站~六三驾校站)、2号线二期(火车东站~夷陵广场站)、3号线二期(穿心湾站~桥边镇站),建设长度28.7km。

  三期(2030年以后):1号线三期(宜昌驾校站~龙泉镇站)、2号线三期(叶家湾站~太保场站)、3号线三期(艾家塝站~岜峪坪村站),建设长度38.1km。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