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进站有专用车道、在南广场增设可容纳200辆车的社会临时停车场、重新规划各类车辆的行车路线……本报关于厦门北站交通乱象的报道引起重视,昨日记者了解到,经过近两周的改善,厦门北站启用新的站区交通组织方案,缓解站区道路交通拥堵及停车难题。
【快速公交】
隔离出专用车道
不用再怕“进站难”
进入暑期运输旺季,厦门北站客流暴增,高峰日客流量达到12万人次以上。大量的客流在北站聚集,公交换乘成为焦点。
比如,目前BRT已经成为动车客换乘的主要方式,7月北站BRT站进站旅客达52万人次,是今年1月的4.3倍。受此影响,BRT班次不断增加,站区道路条件捉襟见肘,高峰期珩圣路上,BRT车夹在车流中进退两难导致“进站难”,几百米的路甚至要堵一二十分钟。
针对这一情况,集美区和交通部门积极配合,目前已将BRT进站车道进行隔离、渠化,形成专用道路,较好地解决了“进站难”。另外,为改善旅客在BRT站排队候车时风吹日晒雨淋,交通部门已经建好部分雨棚。
【私家车】
新增地面停车场
可容纳200部车
除了BRT的服务改善外,相关部门还进行了其他方面改善。
比如,为解决北站“停车难”,相关部门已经将北站南广场开辟新的地面停车场,可容纳车辆200部,引导接客车辆从岩通路驶出;在地下停车场P1部分划分一条“即停即走”车道,引导车辆进入地下车库接送客人。
在调整优化交通设施分布方面,原位于珩圣路的旅游巴士停靠站调整至北站公交停车场;公交直通车候车点调整至岩通路BRT车场出口北侧;优化出租车进出站线路,延长场内排队长度。
之前有旅客反映晚上10点50分之后BRT停运后出行不便,现在,他们可以就近选择直通车。据悉,直通车不仅运营时间长,且使用备班制,凌晨三四点抵达的晚点动车,直通车都会参与抢运。
【后续动作】
北站BRT拟增售票窗口
市交通局、市铁路建设指挥部昨日透露,北站BRT计划继续改善设施,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初步方案包括:
1、新建售票亭和管理用房,售票窗口从3个增至5个;
2、扩建BRT付费区和站台,面积扩至450平方米;
3、增设隔离设施及雨棚780平方米;
4、增设LED显示屏。
目前这些改善方案正在报批上级部门。
后溪长途车站即将投用
另外,建筑面积超6万平方米、岛外最大的长途汽车站后溪长途汽车站计划近期投用,预计日客流量超1万人次。该站与南广场距离三四百米(与北广场较近,但北广场目前未建成),因此计划在北站东侧建设长途汽车接驳站,免费运送旅客接驳。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