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定制公交市郊铁路配套换乘停车场
广州有意将现有的2700个临时性换乘停车泊位增至13477个,以缓解停车难。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换乘停车场停车率低,部分换乘停车场泊位供不应求。对此,有关部门目前正研究换乘停车场扩容后的保障配套,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引入“定制公交”、“市郊铁路”等配套PR换乘停车场。
调查:各换乘停车场冷热不均
记者来到大坦沙A地块PR停车场调查,发现由于其选址在双桥路中间,且位置距离地铁出入口超过500米,换乘不便,记者两次前往都有超过一半的空位。不过,走访中也发现了部分换乘停车场效果较好,如汉溪长隆PR停车场,由于停车后换乘公共交通步行距离在100米以内,且周边祈福新村、华南碧桂园等小区业主需求旺盛,使得该停车场PR利用率高。
有关部门向记者透露,目前广州市的换乘停车场的用地均为临时租用或自用用地,并且停车泊位数少、地块相对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完整的地块用地,且部分换乘停车场周边的交通组织较差,停车延误较为严重。
同时,由于目前广州市的停车收费采用的是政府指导价的模式,而停车场所处的区位不同造成各个停车场的停车收费价格各不相同。
趋势:内圈配定制公交 外圈配市郊铁路
对于现有换乘停车场各方面的不足,相关部门在换乘停车体系研究中建议,引入“定制公交”、“市郊铁路”等配套PR换乘停车场。
研究中指出,由于未来广州或以“内圈-外圈”的格局,在全市及周边区域分层、分片区设置P+R换乘停车场。广州可以考虑定制公交在“内圈”与PR组合实施。以汉溪长隆PR设施为例,设置定制公交起终点,一方面可以利用新光快速直达广州市区的独特优势,保障定制公交行车效率;另一方面结合全市公交专用道规划,考虑新光快速施划公交专用道的可能性。这样一来,公交运输效率会更高,更大地吸引PR换乘客流。
而在“外圈”则可以市郊铁路配套PR换乘停车场,研究中指出,虽然广州轨道交通规模超过了260公里,但地铁、城际轨道、高速铁路层次、结构还不完善,相关部门有意研究市郊铁路(市域快轨)作为PR换乘停车场的配套,满足“外圈”换乘停车需求。
此外,相关部门透露,广州近期还在研究利用科技手段构建智能化信息管理,完善换乘停车诱导体系,比如搭建PR优惠换乘系统、利用手机客户端等渠道对停车诱导信息予以及时发布。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