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率先提出建“川南城市轨道交通先行试验区”(图)
发布时间:2015-2-215:15:40来源:华西都市报(成都)作者:未知点击量:1147  
内江市委书记彭宇行正在发言 张雷 摄
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将支持川南经济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布局,培育建设多中心城市。出席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内江代表团的代表们对此深感振奋,在为期5天审议讨论中,内江代表团表示,在推进川南经济区发展中,内江大有作为,希望内江抢抓机遇,加强区域协作,加快推进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兴经济增长极在长江上游的强势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两会中,内江首次提出希望建设“川南城市轨道交通先行试验区”,促成川南城市群率先形成“城际轨道交通互联、城市轨道交通内聚”的发展格局,加快“川南一体化”发展进程。此建议,得到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的认同:“很有必要,相互借力,才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加速川南一体化
内江率先提出发展“川南城市轨道交通先行试验区”
1月28日,在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内江代表团分组讨论会上,省人大代表、内江市市长杨松柏说,川南经济区内的各个城市在产业发展方面,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但是在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方面,应该是高度合作。
他建议,建设“川南城市轨道交通先行试验区”,促成川南城市群率先形成“城际轨道交通互联、城市轨道交通内聚”的发展格局,加快“川南一体化”发展进程。“川南经济区的城际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要统一规划、统一实施,这样才能促进川南一体化发展,实现同城化。”
说到这里时,杨松柏话音未落,坐在对面仔细聆听的省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接过话:“很有必要!”他说,除了城际铁路之外,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形成网络,相互借力,才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在“川南经济区”这个话题上,内江代表团的代表纷纷建言献策。省人大代表、隆昌县委书记张勇说:“川南城市群区位优势突出、工业基础坚实,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书记分析
“内江比较优势明显、政策机遇叠加有基础有条件加快追赶跨越”
关于内江在川南经济区、乃至西部的比较优势,在去年初,在作为内江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内江市委六届八次全会上,市委书记彭宇行曾在会上指出:“内江比较优势明显、政策机遇叠加,有基础有条件加快追赶跨越。”
从区位优势看,内江是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川南及西部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西部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必将大大拉近内江融入成都、重庆及通江达海的时空距离,显著提升内江的区位优势和竞争能力。
从市场优势看,内江处于西部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成渝之间重要商贸物流节点,市场腹地宽广。
从政策机遇看,内江面临国家在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上突出支持跨区域、次区域发展,规划长江经济带,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以及省委、省政府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等难得机遇,为内江加快提升要素集聚功能,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同步播报
内江拜会省发改委今年继续抓好两个“一号工程”
1月27日,在省人代会开幕前一天,内江市委书记彭宇行,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松柏在成都拜会了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就项目建设、产业规划等重大事项争取省发改委的支持和帮助。
在省发改委的支持下,去年,内江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严峻挑战,在保持较快增速的情况下迈出了调结构、转方式的坚实步伐,幸福美丽内江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彭宇行说,新的一年,内江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抓好内江高新区建设这个全市“一号工程”、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这个现代服务业发展“一号工程”等,力争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调结构、转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罗尹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