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届中国经济——法律论坛暨市场流通法制论坛(2015)上,与会专家认为,交通一体化是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基础,京津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以交通先行发展为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的使命即在于打破地理上的限制以扩展市场的边界。
专家表示,在京津冀交通规则一体化立法中需要注意四方面问题:
第一,统筹解决交通内外的协调与发展问题。交通先行的目的是通过交通的先行建设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通过交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不是相反。协同立法须站在区域发展的高度,制定与其他社会规则相互协调的交通规则。
第二,交通运输市场的开放问题。目前交通规划一张图是由政府主导规划的,破解制约交通运输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也主要依赖政府的自我调整。但京津冀发展的实践证明,仅仅通过行政推动是不够的,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三地政府需要废除那些阻碍市场开放的政策和规则。通过负面清单列明不予开放的项目,高度协调三地交通运输市场,协调区域内各行政区划的政府行为,通过市场化运营使区域内的社会资源与社会利益得到合理分配。
第三,交通运输市场的监管问题。在开放市场的前提下,应依照公平竞争的原则监管市场。在交通立法及相关的规范中明确区域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平等待遇,通过设立区域统一的行为标准、统一的程序规范、统一的诚信体系以及统一的监测机制等措施,创造统一的公平竞争环境。
第四,建立利益平衡与负担分担机制。建立适合京津冀区域的利益平衡与负担分担机制对于区域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目前承担了城际铁路规划、投融资等职责的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是三地政府平衡利益与分担风险的一个很好的尝试。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