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江门将用10年打造轨道交通千亿元产业集群(组图)
发布时间:2016-6-3016:10:25来源:南方日报(广州) 作者:未知点击量:932   

  “去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16.5亿元,今年的目标是力争超过30亿元。”在位于江门新会区的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中车广东公司党委副书记薛明源指着产业园最新发展规划图,向南方日报记者介绍公司和相关配套企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这个占地超过6000亩的轨道交通产业园区,除了中车广东公司,江门中车、克诺尔、西门子等系统供应商也陆续进驻。今年3月31 日,随着中车广东公司组建5年多首列交付使用的CRH6A型动车组在莞惠城际上正式“开跑”,中车广东公司正式进入了产能爬升的快速发展阶段,国家级城际 动车组修造核心基地雏形初显。

   江门市政府近日印发《江门市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提出将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聚集产业发展,计划10年时间把轨道交通产业打造成超千亿元产业集群。

   A.目标

   实施五大计划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方案》提出,到2025年,江门全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要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超过30%,成为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 技术、产业链完整、销售市场稳定的“国际先进,世界一流”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修造产业基地。同时,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江门将在10年内培育销售收入超 200亿元的轨道交通企业1家,超100亿元企业2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超1亿元企业2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0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200 亿元以上。

   《方案》还提出了2016年工作目标。其中,园区轨道交通产业项目要完成年度投资4亿元,年度增长70%,行业产值达到30亿元,年度增长 80%;培育销售收入超20亿元企业1家,超1亿元企业2家;完善轨道交通产业园的综合配套,完成亿元以上重点招商项目4个,10亿元以上重点招商项目1 个;成立广东轨道交通科学研究院(广东轨道交通学院)筹建办;力争国家级珠西综合质量检测服务平台动工建设;力争园区内3个在建项目建成投产,3个已签约 项目动工建设。

   要实现上述目标,江门有何底气?据江门市发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已拥有轨道交通企业10家,其中已建成投产企业4家,包括在建项目3个,已落户待开工项目3个,2015年全市轨道交通产业产值达到约17亿元。

   在此基础上,《方案》提出,江门将以落实“珠西战略”为契机,按照“立足珠三角、面向华南地区、辐射亚太国家”的市场目标,通过实施中车广东 基地建设计划、主机企业产能提升计划、配套产业完善计划、科研培育和校企合作计划、园区拓展和企业协调发展计划,使江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形成资源要素集聚 效应和完整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打造千亿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建设成为“国际先进,世界一流”轨道交通产业基地。

   B.关键

   争取广东中车总部落户江门“今年3月初,广东南车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已经正式更名为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在采访中,薛明源告诉记者,改名后,江门作为中车在广东的主要发展基地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确立,未来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方案》中,建设中国中车广东基地也成为江门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重点目标之一。为此,江门将积极推动中国中车在粤资源的整合,以中车广东公 司、原广州南车城市轨道装备有限公司、佛山南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北车深圳综合服务基地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及研发机构为基础,通过管理机构重组,整合 组建广东中车总部,对广东省内企业进行统一管理运营、配置资源,并争取广东中车总部、广东中车研发中心落户江门。

   与此同时,江门还将与中国中车、广东省铁投集团加强沟通,按照省部合作建设广东中车修造基地的既定共识,明确中车广东公司为全国唯一的 CRH6型城际动车组生产基地;拓展中车广东公司产品线,向高铁、有轨电车、中低速磁悬浮、储能式电力牵引轻轨车辆等新兴业务发展;中车广东公司在10年 内逐步扩充产能至新造城际(高铁)动车组150列/年,地铁车辆50列/年,有轨电车20列/年。

   此外,江门还将积极发展轨道交通配套产业,以广东主机企业为目标,抢占先机,着力推进包括城轨动车组、地铁、有轨电车等整机配套项目入园参与 建设;加强对生产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如牵引装备部件、轨道交通高分子材料及制品、机车配件、地铁配件等附加值高、技术先进,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中型配套企业 的引进,同时根据铁路线路的建设实际引进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生产企业等,重点完善中车广东公司广东中车整机配套项目的引进,到2018年园区对广东中 车的整机配套率要达到80%以上。

   纵深

   打造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集群

   江门有何优势,应补哪些短板?

   “珠西战略”的提出,为江门轨道交通产业提供了强大支持和发展契机。与此同时,打造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集群也是江门实现加快发展、促进转型升 级、打造制造强市的重要抓手。业内人士认为,江门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企业及政府布局轨道交通产业面向华南、辐射亚太的重要因素;同时,江门发展轨道交通 产业的基础条件优良,能够承载和满足轨道交通产业集群长远发展的需求。

   产业要素集聚明显园区配套企业数量珠三角居首

   在华南地区的广东、湖南、福建、江西、广西、海南以及香港和澳门8个地区中,分布3大轨道交通产业群,分别是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群、珠三角轨道交通产业群、泉州轨道交通产业群。

   相比之下,虽然珠三角轨道交通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广东及邻近省份轨道交通迅猛发展以及亚太地区对轨道交通的需求,广东的区域优势非常明 显。江门作为目前广东唯一的动车组生产基地,产品直接面向广东省、香港、澳门及周边省份;在面向东南亚、印度和非洲等需要海运运输的市场,江门比国内其他 城市,具有更短的运输距离,在成本、交货周期等方面具有优势。

   此外,江门轨道交通产业基地是目前珠三角各轨道装备产业园区中落户配套企业最多、规模最大的产业基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资源要素集聚效应以及 形成比较完整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的趋势明显,先机优势突出。珠三角其他轨道装备产业园区普遍规模偏小,基本以一个主机企业为主,难以形成产业链。中车广 东公司是中国中车在广东省内投资规模最大、产品系列最多、开发基础最好、条件最成熟的整车生产基地,也是目前华南地区唯一的动车组生产企业。

   现阶段,中车广东公司厂区规划占地约1500亩,配套基地占地4632亩,中车广东公司目前已建成设计生产能力为新造动车组400辆/年,三 级修90列/年,四、五级修各45列/年,设计生产能力总产值约为100亿元。目前在江门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已落户的配套企业有广东南奥、广润、格兰达、恒 之源、中车轨道、德奥、克诺尔7家企业,2015年园区内落户企业累计完成投资26.2亿元,实现产值16.58亿元。

   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未来或建广东轨道交通学院

   作为广东老牌工业城市,江门装备制造业起步并不算晚,具备较好的装备制造业基础和传统。早在上世纪80年代,江门的机械工业就在全省乃至全国 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拥有柴油机、农用机械、电动机、高压管件、机械轴承等一系列产品的机械制造能力。最重要的是本土文化不排斥装备制造业的工作,使装备制 造业在江门的发展具有人和的优势。目前,除了引进落户园区的轨道装备企业外,现有的企业如江门金羚集团有限公司、ABB新会低压开关有限公司、台山市金桥 铝型材厂有限公司、广东江门益胜浮法玻璃有限公司等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有可能参与轨道装备产业的生产。

   江门土地资源丰富,能够承载起轨道交通产业链等大规模工业项目建设,满足轨道交通产业集群长远发展的需求。目前江门轨道装备产业园总体规划面 积合计6132亩,是珠三角轨道交通最大的产业园,而园区周边仍有土地没有开发利用,产业园尚有拓展的空间,另外,江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与周边三区四市 有关工业园相距不远,土地利用可以进行相互的支撑和补充。

   在轨道交通专业人力资源方面,江门是广东省教育基础最好的地级市,应用型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技术工人储备以及教育培训体系健全;五邑大学 以工科为主,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本科高校,工科专业门类比较齐全,根据江门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情况,专门成立了轨道交通学院,为轨道交通产业培 养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开办了轨道交通的相关专业。

   此外,江门正在推进以中国铁科院为依托,以五邑大学轨道交通学院为基础,集聚铁科院、中铁四院、西门子、克诺尔等先进企业以及国内顶尖科研机构的研发力量,积极推进广东省轨道交通科学研究院(广东轨道交通学院)的建立。

   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未来仍需补齐四大短板

   2015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打造中国中车广东省轨道交通装备基地的签报意见》,确定了至2025年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要打造成为千亿产值园区的奋斗目标。但要打造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集群,江门也仍有不少“短板”。

   根据江门市发改局及相关职能部门联合进行的产业摸查情况,目前江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以位于新会区的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为主,其他市区基本无轨道交通发展基础,有部分企业有潜力发展成为轨道交通装备配套企业。

   江门市轨道交通产业园对比国内其他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缺乏在牵引变流器、牵引变压器、牵引电机、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转向架、列车牵引控制系统等具有关键技术生产制造、研发能力的企业,列车生产所需的关键零部件依靠外地引进,主机企业整机配套不足。

   在市场方面,企业的市场开拓任务仍较为艰巨。据了解,珠三角地区轨道交通装备主机企业生产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

   而在科研方面,目前江门市轨道交通的科研主要力量是中车广东公司的广东工程中心、五邑大学轨道交通学院和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由于 都是新成立的机构和学院,自身的建设发展任务重,科研力量薄弱,缺乏学科和科研带头人,目前落户园区的配套企业基本没有建立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科研支持 产业技术发展能力不足。

   此外,产业园预留发展空间仍需要进一步拓展。据了解,中车广东公司园区规划面积6123亩,园区已安排用地指标3876亩。其中,现存尚可用 于招商的工业用地465亩,含铁科院西门子合作项目103亩,实际可用于自主招商362亩。目前剩余2256亩土地未有建设用地指标。据预测,要实现千亿 产值目标,园区面积要增加到1.5万亩以上。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董有逸 统筹:詹雨鑫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