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将成珠三角交通枢纽,重点建设连接广州中心城区的快速轨道、快速道路体系,实现半小时直达中心城区 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摄
羊城晚报记者 许琛
叠加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等战略机遇……南沙早已是广州最炙手可热的建设热土,肩负着广州未来之城的使命。
4日-5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在广州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决议》。
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任学锋的专题讲话中,13次直接提到南沙,并赋予南沙全新的定位——城市副中心。
1、城市副中心象征广州未来
任学锋指出,立足广州、面向国际,发挥国家新区与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自贸试验区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的优势,把南沙新区建设 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枢纽、珠三角汇集高端要素的先导区、广州城市副中心。强化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对珠三角及全国的辐射功能,形成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 区。
任学锋同时强调,南沙地处珠三角几何中心,叠加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等战略机遇,拥有区位优越、生态良好、制度创新等优势,具备建设城市副中心的基础和条件。
广州城市副中心是南沙崭新的一个定位。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说,这次全会明确提出,南沙新区将建设成为广州的城市副中心,这是广 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一次重要调整,这就有利于广州抓住机遇,集中资源对南沙新区进行开发建设。相对于其他区,南沙具有多项优惠政策和多重发展机遇叠加的 优势。与广州及珠三角的其它地方相比,南沙具有很强的资源和要素吸附能力。其次,南沙新区拥有目前广州和珠三角核心地带少有的连片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环 境承载能力。
“南沙定位城市副中心象征着一个新广州的崛起!”暨大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认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在特定时间应该有重点方向,避免四面出击。天 津也曾有双轮驱动,重点发展滨海新区,北京、上海也曾有这样的发展经历。南沙是目前广州除了中心城区之外,发展前景最为理想的区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从 区位看,广州需要向南发展,向珠江口发展,从政策看,南沙是政策洼地。目前,南沙已经有了很多大项目进驻,有了一定的基础,现在提出副中心的概念,正当其 时。
2、三大战略枢纽南沙占半壁江山
任学锋强调,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是适应全球城市发展新趋势,传承广州城市发展脉络,实现国家赋予广州的城市定位,巩固提升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的内在要求。要着力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三大战略枢纽,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
记者注意到,在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三大战略枢纽建设中,南沙的“戏份”相当重,国际航运枢纽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均与南沙直接相关。
在此次《实施意见》起草中,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全程参与,院长邓兴栋解读称,“枢纽型网络城市”要求广州要秉承地缘优势,打造三大枢 纽,依托网络互联互通,实现高端要素集聚,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南沙有新区和自贸区“双区”优势,也有自贸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优 势,是广州打造枢纽型网络城市的一个关键节点。
胡刚认为,在承接三大战略枢纽的背景下,南沙未来的资源要素整合能力和政策协商能力都有望增强。目前,南沙邮轮经济在全国已经排第二,南沙在科 技创新方面也大有可为。而在航空枢纽方面,南沙商务机场已在规划之中,如果有条件,应该配备一个大型机场。未来,在三大战略枢纽的共同作用下,资源要素要 进一步向南沙聚集,也将为南沙提出新课题。胡刚建议,南沙要利用好区位优势争取做好湾区经济,并且从生活和生产两种服务业下手,做好教育、医疗、金融等, 特别是航运金融业。
3、未来南沙半小时到达中心城区
在任学锋的描述里,一个珠三角交通枢纽在南沙成型。任学锋说,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重点建设连接广州中心城区的快速轨道、快速道路体系,实现半小时直达中心城区,半小时到达深圳、东莞、中山、佛山等邻近城市,1小时到达珠三角主要城市。
不久前,四号线南延段南沙客运港站在经过11个月的紧张施工后,完成车站主体结构封顶,南沙区内广隆至大涌、资讯园至南沙客运港等区间双线贯 通。事实上,连接城区和南沙的多条轨道交通都进入了规划建设阶段。其中,地铁18号线被称为南沙快线,从南沙万顷沙至广州东站,全长63.8公里,只需要 半小时。
中山大学广东决策科学研究院教授毛艳华说,南沙一直是地理上的珠三角几何中心,但要在经济上进一步成为珠三角中心,需要突破的一个因素就是交 通。由于南沙在国际航运中心枢纽不可动摇的地位,很多交通的网络都要经过南沙,打造交通枢纽更是必须,许多生产要素需要通过发达的交通枢纽来转移。毛艳华 还提出,南沙商务机场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林江认为,南沙交通枢纽的地位,并不是马上可以实现。但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已经先声夺人,未来相应的配套都会迅速 跟上,而且国际航运枢纽的打造同样需要交通配套的跟进。“先有布局和规划,自然会有更多的产业进入南沙,烘托南沙人气。未来,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的完成, 会更加吸引珠三角的生产资源,粤港更深一层的合作一触即发。”林江说。
4、现代化滨海城市跃然纸上
记者统计发现,在任学锋所做的讲话中,直接提到南沙的就有13次。除了上述对南沙的发展定位外,在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构建全球城市网络重要节点,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有很多是与南沙发展息息相关的。
其中,关于塑造城市特色风貌,任学锋特别提出,南部地区,突出滨海新城风貌,科学规划生产岸线、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按照国际标准配套各类市政设施,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认为,定位“副中心”,南沙的抱负应是海边“新广州”。把南沙由“新城区”转化为“城市副中心”,按照一个相对 独立的城市中心区域来布局整个城市功能体系,形成相对独立于中心城区的副中心,才最终可能实现“宜居宜业”的目标。换句话说,南沙不能依赖中心城区的功能 来发展,而是拥有一定的独立城市体系的新城市副中心。简单来说,只有当南沙创业者和工作者成为南沙居民,而不是通勤于南沙与中心城区之间的“钟摆族”,这 样的南沙才真正成为了“城市副中心”,在南海边才真正崛起一个“新广州”!
彭澎说,蕉门河附近的房地产发展迅速,一个现代化城市初具规模。在对标国际化城市的标准上,南沙已经做得不错了,基础配套也跟上了,比如布局了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有效对接港澳地区和广州中心城区功能。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