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8月22日电 (记者孙小静)记者从今天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今起正式向社会公示,其中确立了上海至2040 年的发展新目标,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并且确立了三个重 点领域的子目标,即建设“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
据介绍,上海将探索超大城市“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的创新发展模式,在坚守“建设用地、人口规模、生态环境、城市安全”4条发展底线要求下,上 海将引导高密度超大城市由外延增长型向内生发展型转变。以城市有机更新促进城市空间立体、复合、可持续利用;建立空间留白和动态维护机制,探索具有弹性和 韧性的城市结构。其中,至2040年人口调控目标为2500 万人左右,并将营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全年龄段人群提供覆盖高品质公共服务、舒适的公共空间和开放共享的社区环境,构建可负 担、可持续的住房供应体系,促进职住平衡,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
同时,上海将构建“双环、九廊、十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市域生态空间体系。加大海洋、大气、水、土壤环境的保护力度,显著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 市水资源、能源供给安全,提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完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到2040年,碳排放较峰值下降15%,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的供应比重占20%以上,PM2.5年均浓度要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左右,固废无害化处理 和分类处理达100%。
未来上海还将强化公共交通主导模式,完善由区域城际铁路、轨道快线、城市轨道、中低运量轨道、中运量及辅助公交构成的多模式公共交通体系。全市公共交通占全方式的出行比重占到40%,全市平均通勤时间不大于40分钟,基本实现10万人口的镇区轨道交通站点的全覆盖。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