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谈洁) 高校校园里的“僵尸车”是个大麻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南京多所高校曾将它们改造成免费使用的小黄车、小绿车,无奈均以失败告终。记者上月采访发现,一家专业公司打造的校园公共自行车在南京高校校园陆续“上岗”。
统一的红色车身十分亮眼,记者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看到,学生们在校园内活动,全都骑着被称为“小红”的校园公共自行车。
“学校此次投入的公共自行车共有1000辆。”东南大学保卫处处长任祖平教授介绍,分布在该校教学楼、宿舍区等若干个借还车网点。
借车时,使用者打开APP扫描自行车二维码就可以实现一键借车。而要临时停车或还车时,只要架起支架,自行车智能锁就自动上锁。如果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随时通过手机APP来反馈,网上平台还具有查询网点车辆情况,记录行车时间、距离、轨迹的功能。
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也都投入了1000辆同样的公共自行车。
记者在南理工南区地下通道出入口看到,短短几分钟,就有好几名同学来借车。学生们介绍,公共自行车每次使用30分钟以内免费,使用者也可选择价格分别为15元、60元和100元的包月、包半年和包年的套餐。“在校园内,从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半个小时足够了,所以常常不用付钱,非常方便。”2016级新生田林说。来自校方的统计显示,目前小红车的使用率可达每天800—900人次。
与南京城市公共自行车站点不同的是,几所学校投用的校园公共自行车,并不需要建设带有停车装置的站点设施,只需划定专门的停车位置即可。这既减少了对学校原有基础设施的破坏,也解决了城市公共自行车工程出现的还车高峰期无位可还的问题。
“校园公共自行车工程连接同学们的手机,学校只提供场地,运营由专业公司负责。”任祖平介绍,这也是学校选择这款公共自行车的重要原因。“目前1000辆还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学校的目标是投放5000辆。”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