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个站点枢纽体将实施产业交通综合开发
记者从广州市发改委获悉,目前广州正在试水“以地换路”新模式,将按照“交通+产业+社区”模式打造一体开放的城市功能区,近期重点将布局72个站点枢纽体。
当前,广州轨道交通建设正步入加速期。记者了解到,为加快推进这一项工作,广州正在试水“以地换路”新模式,加快建设一批轨道交通线路、一批轨道交通综合枢纽、打造一批“交通+产业+社区”的一体开放的城市功能区,全面推进和落实“轨道+土地物业”的开发建设与投融资机制。据介绍,上述工作的有关制度正在制定落实中。
据了解,广州市积极推进轨道交通“以地换路”工作新机制,同时制定出台《广州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体建设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广州市发改委官方网站消息显示,当前广州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举措。首先是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制定出台《实施细则》,推动建立可操作、可实施的政策、工作程序和标准,促进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场站综合体建设和周边土地综合开发两条主线,既保证场站综合体和周边综合开发统筹规划的要求,又保证场站综合体和周边综合开发分别实施的工作需要。场站综合体可随轨道交通主线工程同步开发建设,周边综合开发可根据城市开发的进度独立建设开发。
与此同时,广州组织规划了国铁、城际铁路、地铁等72个站点枢纽体建设及周边综合开发,经初步测算,筹集资金可基本满足广州市新一轮轨道项目建设的投资需求。在此基础上,广州进一步制定工作计划,落实责任分工。对于近期重点实施的72个站点,摸查梳理了站点需进行城规、土规调整的面积,制订责任分工表,提出了城规、土规调整的责任分工和实施主体、实施流程的建议,推动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和周边综合开发的规划调整和建设实施工作。
记者/黄少宏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