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梦婷)闲置的自行车经过回收改造和智能装备,就可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问题。日前,海淀区29个街镇正在开展闲置自行车智能化再利用工作,居民下载APP缴纳200元押金后就可便捷出行,每半小时收费0.5元。据了解,截至目前,区内已整体回收7万辆自行车,预计在年底回收10-20万辆自行车。
据海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闲置自行车智能化就是政府联合运营公司对社区和公共场所闲置的自行车进行收集清理,对达到安全骑用标准的车安装智能设备,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化运营。今年9月底,海淀区已在上地街道试点推广智享自行车,安放了500辆改造后的自行车,并建设了19个自行车专用停放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就具体使用,易代步市场部的员工王凯介绍,居民在手机上下载App软件,注册之后缴纳200元押金,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即可在系统中找到自行车,并在手机上为自行车解锁,每半小时费用0.5元。“每辆车的后架上都有一个带有太阳能光电系统的智能锁,可连续使用两年,内置的传感器还可以感应到智能锁是否被外力破坏等问题,这都便于我们后期的维护。”王凯说。
为鼓励居民捐出废弃自行车,海淀区各街镇会对居民提供生活用品奖励,免去租车押金。昨儿一大早,万寿路街道的十几位居民推着常年不用的自行车来到回收点,在登记完资料后,每人得到了一小桶油的奖励。“我家这自行车买了10年,已经有5年没用了,车胎早瘪了,放在楼道里也是浪费,还不如拿出来支持绿色出行!”一位推着车的大爷说,他最近也学着年轻人租借自行车,“小区楼下的车棚里就有自行车,我过来扫个码就能骑走了,十分方便!”
据悉,海淀力争在年底前完成闲置自行车整修改造、技术设备升级和安装,以及站点规划施划和技术平台调试,届时将有2万辆自行车上线运行。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