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北京核心区出行拟推自行车和步行
发布时间:2016-12-216:9:25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北京) 作者:未知点击量:682   

  本报讯(记者   张昆龙)1日,东城区政府发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非文保区更新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三大行动计划”,首次提出包括“漫步系统,安宁街区”在内的新概念。“十三五”期间,东城区对该区43%的用地空间进行更新改造,落实110余个具体项目,可惠及40万居民。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本次公布的“三大行动计划”中,除了对具体项目进行规划外,东城区首次提出“漫步系统”、“胡同微空间”、“安宁街区”等新概念。此外,东城区希望通过合理布局并增加胡同内的停车位等措施,在缓解胡同开车难停车难问题的同时,鼓励市民选择更加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力争让自行车和步行成为未来核心区的主要出行方式。

  东城区城管委副主任杨海明介绍,让胡同“静”下来一直是东城区着手解决的问题,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控制车的数量。由于区域的特殊性,东城区平房区和胡同多,能否妥善解决胡同内停车难问题,成为居民提升生活品质,构建安宁街区的关键因素。此番《东城区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提升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将新建3000个公共停车泊位,增加共享车位1万个,同时还将推出平房区停车差异化管理政策,重点保障居民夜间基本车位的供给。

  目前,东城区已经在史家胡同以及南锣鼓巷的四条胡同进行胡同停车场试点改造。“未来每个停车场容量达到100-200个车位,这样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杨海明说。

  亮点

  清末太医院遗址将进行修缮

  东城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5年内,全区还将以文物腾退修缮和直管公房改革等为重要任务,实施故宫周边环境整治、南锣鼓巷地区修缮整治等重点项目,使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修缮更新整治率达到80%,系统推进文化传承与风貌保护,全力打造展示古都风貌的“金名片”。

  该负责人表示:“传统意义上的中轴线区域有77%在东城区,不可移动文物总数达到356处,但这些地方很多被居民占用,修缮难度大,且文物的破损程度也较大。”未来的一段时间,这些问题将会陆续解决,包括位于地安门东大街的清末太医院遗址在内的文物单位,将得到妥善修缮,周围环境也会得到改进。

  针对涉及的文物腾退及修缮内容,东城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起已经启动了南中轴腾退修缮及环境整治,未来五年内,还将逐步完成地坛腾退修缮,加大故宫、钟鼓楼周边的景观整治力度,强化传统中轴线的秩序与恢弘气势。

  望坛棚户区明年启动预签工作

  东城区还将对辖区内的非文保区进行更新改造。据了解,全区涉及更新改造的区域面积约为7.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62万人。对此,东城区重大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五年,全区将以非文保区的棚改、危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为重点任务,加快推进西忠实里、望坛、南中轴周边、崇外6号地等重点项目,推动集中连片的城市更新改造,使非文保区城市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位于永外的望坛棚户区改造项目将于明年启动预签协议工作。此外,天坛周边、永外地区、建国门地区、幸福大街沿线的四大重点区域推动更新改造,实现区域面貌的整体提升。

  东城区还将增加约14公顷公共服务及市政交通设施用地,实现公共绿地约36公顷,基本完成平房区危旧房和低洼院改造,基本完成危险等级为四级的直管简易楼更新改造,重点文物周边综合整治率达到80%。

  文/本报记者  张昆龙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