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区域将是广州空港城市启动核、国际航空产业城的枢纽门户
备受关注的广州空港经济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在12月15日举行的广州市规委会会议上获得通过。
记者了解到,该区域将是广州空港城市启动核、国际航空产业城的枢纽门户。规划中提出,面积11.26平方公里的空港经济区起步区要打造成国际航空示范城,注重产城融合,特别规划了长达7.2公里的绿色公园带,4条地铁线路和3条有轨电车线路;此外,还设置7个产业邻里中心和2个社区邻里中心,就近服务居住及就业人口。广州市副市长蔡朝林主持了昨日的规委会会议。
■新快报记者 周聪 实习生 钟依莎 通讯员 穗国规宣
定位 广州空港城市启动核
广州空港经济区起步区位于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最北部,东起花联路,西至铁山河,南起横十六路—平石路,北至花都大道,总面积11.26平方公里。据悉,目前已入驻空港跨境电商试验园区、中澳新韩自贸产业园、GAMECO飞机维修基地等项目,临空经济产业已初具规模,起步区逐渐成为空港经济区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节点。
根据规划,起步区的功能定位是:国际航空示范城、国际航空物流门户、广州空港城市启动核。起步区内建设用地总面积11.10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1583.3万平方米,居住人口6.2万人,容积率1.41,综合绿地率36.5%。基于机场北的航空客货运、航空维修制造功能,确定起步区核心产业发展方向为航空物流、航空商贸、航空制造,确保机场与起步区产业互为支撑、联动发展。
规划的空间结构为:一带三区、两心引擎——一条绿色公园带;物流园区、制造园区、空港社区三个功能区;以及空港大道门户中心和花山站TOD中心两个中心。
规划同时显示,起步区涉及花都区14个村,9个村居民点,居住人口约2.8万人。规委会委员袁奇峰表示,将2.8万村民迁走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该区域临近机场,噪音、废气污染严重。
创新 设七个产业邻里中心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空港经济区起步区的规划有不少新颖之处。首先,规划注重产城融合,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在起步区内设置七个产业邻里中心、2个社区邻里中心。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就近服务居住及就业人口。
产业邻里中心包含商业、停车、邻里公园等设施。结合产业邻里中心规划产业公寓,总用地面积约9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容纳约3万人,可满足起步区工业、物流等产业就业人口(6.9万人)中约43%的居住需求。借鉴天津建设经验,产业公寓由管委会等政府部门筹建,只租不售,不可作为房地产开发,建筑形式与一般住宅有所区别。
对此,规委会委员马向明认为,规划把邻里中心突出很好,“过去整个城市细胞做不起来,关键就是只有指标控制,没有聚合;没有把社区公园、小学、社区服务机构连体布局,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邻里中心。因为小孩大多早放学,放学后可以在社区公园玩,小学与社区公园在一起,邻里中心就能建起来了。”
交通 30分钟到中心城区
与广州中心城区和珠三角周边城市的快速连通,对空港经济区来说也至关重要。规划提出,通过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区域路网衔接、客货分流、完善公交体系,实现空港经济区30分钟到达中心城区、1小时到达珠三角主要城市。规划引入高铁、城际、地铁等交通线建设综合交通枢纽。
从规划图中看,穗莞深城际、广清城际、广佛环线等经过该区域。此外,还规划4条地铁:地铁3号线北延线、地铁9号线、地铁18号线、地铁14号线;引入三条新型公交线:在保税大道、花都大道、空港大道预留有轨电车通廊。规划1处城际站、1处地铁站(预留),结合花山城际站规划1处长途客运站。规划10处公共停车场、8处公交首末站、4处加气加油站。
景观 构建复合绿色公园带
此外,规划也非常注重绿地和景观设置。根据规划,将设置一条长7.2公里的绿色公园带,宽约120米(含道路),连接空港大道门户中心、花山站TOD中心以及多个公园绿地与水系等开敞空间,这一绿色公园带向西沿花都大道绿带延伸至花都中轴线,向东沿大沙河滨水绿带延伸至流溪河。起步区沿绿色公园带滚动开发建设,同时也打造文化旅游休闲廊道。
这一绿色公园带融合四大功能:通道——融合新型公交专用道、自行车骑行道、慢行道有机串联周边城市空间。市政——利用宽阔公园带布置分布式能源站、地下综合管沟等新型市政设施。休闲——增加体育、游憩活动设施、提升景观品质,提供交往集会空间。生态——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海绵设施,实现区域的低冲击开发。
根据规划,起步区内绿地面积199公顷,综合绿地率为36.5%。新建3个城市公园,10个社区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
此外,规划7处产业邻里中心均设置建筑中水系统。规划在大广高速、空港大道、保税大道等主干道绿化带设置下凹式绿地。规划3处楼宇式分布式能源站。规划在保税大道、新106国道上建设综合管廊,合计长度9公里。
用地 弹性开发性质可选择
规划同时提出,借鉴新加坡“白地” 以及深圳、厦门等控规弹性管控方法和经验,预留“可选择性质” 用地。也就是说,在土地出让前开展咨询策划,在总体层面合理控制各类用地比例的前提下,论证确定用地性质,按照用地性质确定对应控制指标,由规划管理部门审批出具规划条件。例如,起步区内0.10平方公里的制造园区地块,用地类型可选择工业、研发、商业;0.55平方公里商业商务中心区地块用地类型可选择商务、商业、文化、娱乐康体。
在开发强度控制上,工业用地开发强度上限为3.0、仓储用地开发强度上限为2.0,商业、商务用地开发强度上限为3.0( 2个中心区上限为4.5),居住用地开发强度上限为2.5。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