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甘肃印发交通发展规划 2020年实现14市州全部通铁路
发布时间:2017-2-916:20:58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作者:未知点击量:737   

省政府印发“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到2020年实现——14市州全部通铁路、县县通高速

每日甘肃网2月9日讯 (兰州晨报记者 梁峡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甘肃省“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省丝绸之路经济带综合交通枢纽和黄金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将实现市州民航全覆盖、市州有铁路、县县通高速、乡镇通国省道、村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

《规划》提出,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着力实施构筑互联互通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多层融合的综合交通网络、打造功能完备的枢纽节点体系、建设便捷舒适的公共客运系统、构建集约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推进管服并举的智慧交通发展、建设平安及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切实推进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八大任务”。

14市州全部通铁路、县县通高速

到2020年,我省将基本建成辐射全国、沟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两横七纵”综合交通运输通道,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300公里,提前3年实现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实现县县通高速、乡镇通国省道、村村通沥青或水泥路、省际出口公路畅通、口岸公路畅通。

全省铁路网主骨架基本建成,实现快速铁路东西贯通,铁路运营里程力争达到7200公里,其中快速铁路里程3000公里以上,路网密度达到150公里/万平方公里,形成以“一心、一轴、两网、三圈、九通道”为主,内联外通、点线结合、对外放射、对内成网的路网结构;全省铁路电气化率达到86%,复线率达到69%,全省14个市州全部通铁路。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突破千公里。

实现兰州至省内大部分市州2小时内到达

到2020年,我省的“一主三副、多极多点”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基本形成。兰州铁路枢纽地位明显提升,基本实现省会兰州至省内大部分市州2小时以内到达,市州之间6小时以内到达,兰州至全国大部分中心城市10小时以内到达。全省机场布局持续完善,航线网络进一步优化,建成兰州、嘉峪关、敦煌三大国际空港,全省民用机场力争达到12个,规划新建通用机场25个,完成10个干支线机场兼顾通航功能改造,实现市州民航服务全覆盖、县级城市单元覆盖率达到85%。

铁路物流枢纽功能明显强化,建成兰州、武威、天水三大国际陆港,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兰州、临夏、白银、陇南4个重要港口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兰州、酒嘉、天水、张掖、平凉等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全面建成。

开辟兰州直飞名古屋、吉隆坡等航班

加快拓展国际、国内航线网络,开辟兰州直飞名古屋、吉隆坡等“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航班,加快开辟敦煌、嘉峪关至境外航线,加密中川机场直达国内所有省会城市、重要旅游城市、国内前50位机场的航线航班。

打造城市群(带)、都市圈同城化、公交化客运网络。兰州率先形成以城市轨道、大容量快速公交(BRT)为骨架、普通地面公交为支撑的城市公交客运系统;其他中心城市加快完善常规公交网络,积极发展BRT、有轨电车等;以县城为主体的小城市积极发展常规公共交通并形成网络,提高“最后一公里”便利性。在兰州等人口密度高、城市交通较拥堵的城市大力发展定制公交、接驳公交线路等。

优化城市公交枢纽场站布局,实现兰州、天水等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城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

灾害公路应急救援不超过2小时

加强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和救援中心体系建设,实现一般灾害情况下公路应急救援到达时间不超过2小时、一般灾害情况下公路应急抢通时间不超过12小时。加快建设国家铁路应急救援基地,提升影响民航运行的突发公共事件和航班大面积延误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提升水上立体搜救和快速反应能力,内河干线重要航段应急到达时间在30分钟以内。

着力加强兰州、敦煌和嘉峪关三大国际空港和兰州、天水、武威三大国际陆港建设,打造集交通运输与经济开发于一体化的综合物流基地。依托兰州、敦煌和嘉峪关三大国际空港,积极发展国际航空物流,大力发展国际货运包机业务。依托兰州、天水、武威三大国际陆港,大力发展甘肃至欧洲、中西亚的铁路货运班列和集装箱班列,争取开通“麦积号”货运班列。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