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讯(记者 辜波)近日,由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和市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网络理政·真情面对”节目透露,成都正在开展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市规划局总规划师万小鹏介绍,他们正在开展成都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对自行车也进行了规划。“主要是依托生态用地、河道水系等规划设置自行车道。”
“完善慢行交通系统,是发展绿色交通的重要工作。”市建委相关人士表示,力争通过3年时间,构建中心城区安全舒适便捷高品质的慢行交通系统。根据建设计划,今年中心城区将完善慢行交通系统60公里以上,建设13处人行过街通道。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静态交通科的殷驰介绍,在一些交通流量比较大的主干道和次干道增设非机动车隔离护栏,保证各行其道。预计年底可以完成三环路以内主次干道非机动车隔离护栏的全部设置。
在交通组织上,将增加非机动车通行的区域。还将向规划和建设部门建议,通过天桥或者地下通行道来解决行人、非机动车过街的问题。还将加强对机动车侵走非机动车道的管理,保障市民骑行非机动车时的畅通。在一些重要的交通路口,让非机动车和行人等待的时间尽量缩短。
一位市民代表提出建议,能否设置共享单车电子停车围栏,即将画好线的停车区域编上号,通过手机、车位、GPS等一一对应,只有吻合了停好车,才能算是交车,从技术上解决乱停乱放的问题。
市城管委市容秩序管理处处长谢坚表示,对于电子围栏,他们在和企业沟通时,涉及到一个问题,需要设置一个专门的设施,对车进入围栏的认证。“如果每一家企业都搞一个电子围栏,对城市容纳的影响会更大。”因此他们要求最好能够统一。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