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地铁站口、公交站旁,寻觅,驻足,扫码,骑车。这样的身影,在如今很多一二线城市屡见不鲜。过去的2016年堪称“共享单车元年”,摩拜,ofo,小蓝,小鸣,骑呗……一不留神,各类共享单车铺天盖地涌入人们视野,大街小巷,真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各色共享单车花儿开”,就连买菜大妈都过上了“骑行”生活。据统计,至今共享单车约有20多种,总计投放约150-200万辆。
从最初由政府主导、分城市统一管理的市政自行车,到后来由私人企业接入、以承包模式运营的共享自行车,再到今天形形色色的无桩共享单车,中国这个自行车大国可以说又迎来了久违的自行车“风景线”。然而,“风景”背后,共享单车在使用中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车辆被“大卸八块”,座椅、车链、车铃不翼而飞,“虐车”现象严重;私用、乱停、占公共交通车道、变“共享”为“独占”,停放秩序混乱;车筐当座椅、“花式载人”,造成道路安全隐患;假二维码,钓鱼网站,山寨木马APP,催生新型收款诈骗。
定位不准、找车难、骑行体验差、耐用性差、无法规避的人性弱点,似乎成为共享单车使用中的“死结”。甚至有人悲观地预测,共享单车的这些“死结”如果不能及时解开,用不了多久就会自己“困死”。不过,更多的人在吐槽的同时,还根据自己的使用体验,为共享单车提着这样或那样的意见。有人认为:“对于青少年适应共享单车使用的问题,应该根据年龄去使用和限制,我们也可以针对性地根据年龄设计共享单车。”也有人说:“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质量问题,不考虑抛去人为破坏,任何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受损,但后期保养工作不到位。本身是一个利民的公共设施,如果出现问题,就有失便民的意义了。”
针对共享单车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市民们使用中反馈的意见,全国很多城市纷纷出台了各自的管理办法、规范政策或条例。
2016年12月27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发布《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自行车服务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界定政府、企业及市民的责任和义务,规定“对违反自行车道路交通通行有关规定或违规停放自行车的行为,公安交警部门、城管部门等有关单位按职责依法进行处罚,并将其违法违规信息纳入个人信用记录。”成为全国首个互联网共享单车条例。
2017年3月13日,上海市质监局组织上海自行车行业协会、国内共享单车主要产地自行车行业协会,共同拟订了《共享自行车服务规范》《共享自行车技术条件第1部分:自行车》《共享自行车技术条件 第 2 部分:电动自行车》等系列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在对共享单车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共享单车的技术标准、质量要求和保证稳定性的问题。
2017年3月17日,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南京市促进网约自行车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对共享单车发展持鼓励、支持、规范态度,同时界定了政府、企业及市民的责任和义务。意见稿中拟规定,共享单车使用需要实名,12岁以下儿童不能用车,乱停乱放、故意破坏共享单车等行为或将影响个人信用等。
2017年4月17日,成都市交委、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城管委三部门联合出台成都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共享单车管理的工作方案》。从运营企业、停车点规划与管理、车辆使用者等方面对共享单车进行了规范。
昨天(21号),北京市交通委就《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向社会征求意见。《指导意见》分6个部分共24条,对涉及的政府、企业和承租人的各方责任,企业规范经营与管理、停放秩序与规定、监管与违规处罚、集中停放区域车位扩容、有序健康发展等方面予以明确和规范。
对共享单车怎么定调?是鼓励还是限制?
《意见》拟明确共享单车为北京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这个基本功能定位也就意味着北京市是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具体来说就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鼓励、规范、发展的原则,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共享单车的投放有没有“天花板”?
当然。目前,ofo已经投放国内75个城市;摩拜投放国内50个城市,今年计划在100个二、三线城市投放车辆。在北京,共享单车已近70万辆,注册用户近1100万。但最终,共享自行车的发展规模要与市民短途出行需求、城市空间承受能力和道路资源与停放设施承载能力相匹配。
乱停放的问题怎么解决?
《意见》强调车辆有序停放,拟在一些交通枢纽、大型商业区、办公区等场所设置停放区;新建的公交场站、商业区、居住区等周边从规划阶段预留充足的自行车停放区。并且明确,自行车道、停放区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养护、维修纳入城市道路建设、养护、维修计划,保证资金投入。
车辆要不要可定位?
必须的,可定位是实现车辆有序停放和管理的重要前提。ofo大部分车辆采用机械锁,可手机定位;摩拜、小蓝等采用智能锁,车载定位系统。《意见》拟要求车辆要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共享自行车系统技术规范》。
用户的信息安全如何保障?
《意见》拟要求企业所采集的用户身份信息在中国内地存储和使用,不得擅自公开、泄露或向他人提供。
资金安全怎么落实?
目前,大部分共享单车要求缴纳99-299元的押金。由于注册用户众多,押金总额庞大,为保障注册用户的合法权益,《意见》拟要求企业在北京市开立企业资金专用账户,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将加强对企业资金专用账户管理。据介绍,具体监管办法正在制定。
骑行安全怎么保障?
《意见》拟明确骑行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指出由于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大,暂不发展。拟要求企业建立健全骑行保险理赔机制。当然,最重要的是,承租人要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服务协议约定,做到文明用车、安全骑行、有序停放。
可以说,意见的出台为正在“野蛮生长”的共享单车及时地套上了一道“紧箍咒”,人们普遍担心的乱停放、无标准、不安全等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也有望逐步得到完善。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所所长、教授诸大健此前就曾建议,共享单车的“火”,需要深度的理论探讨和支撑,而针对共享单车所引发的一系列城市管理新问题,也需要创新思维加强管理。
对于此次的征求意见稿,诸大建认为,至少在四个方面是合理的。第一,共享单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是慢行交通、绿色交通,值得鼓励。第二、共享单车作为一个现代化工具,要具有一定的耐用性和安全性,所以在技术上提出了重要要求;第三,区别政府、企业、乘车人各自的责任。如果说去年共享单车的行为是单独的,那么今年要变成合作治理的行为。所以,草案是可行的,从政府角度认识到共享单车所面临的空间矛盾。城市停放点不足,如何进一步平衡共享单车和共享空间,企业和政府要做进一步的工作。
看得出来,尽管此次“意见”还只是征求意见稿,却透露出了强烈的“监管”信号,无论是对共享单车进行GPS定位、及时回收废弃车辆,还是12岁以下儿童禁止骑行等规定,都旨在督促企业负起主体责任,加强共享单车的管理。监管加强了,人们的骑行体验、骑行安全更能得到保障,这当然是好事。但也有人为企业担忧,替换和配备新锁的庞大支出,车辆回收、维护的高强度作业,如果“意见”真的落地为硬性政策,那目前市面上的共享单车究竟还能“骑”多久,也许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过,昨天,紧随意见的发布,ofo方面已经做出书面回应:感谢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对以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行业的关注、认可和支持!ofo长期致力于将出行“最后一公里”变成绿色、低碳又方便的“最美一公里”,这是ofo全球首创无桩共享单车模式的初心。但我们深深知道,这个梦想照进现实,需要政府、企业、和亿万用户共同的力量。ofo是共享单车的原创者和领骑者,也是全球最大的共享单车平台,一直以来,ofo以实际行动全力配合政府解决共享单车创新和前进中的问题,引领行业规范、健康有序发展尽一份力。同时,我们期待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押金规范,保证用户资金安全并及时退取,避免共享单车行业出现押金乱象。感谢政府的支持和指导,感谢用户的支持和鼓励,感谢社会各届的监督和批评,ofo将积极配合政府相关规定,推动共享单车规范有序发展。同时,ofo也将及时积极地反馈和提供共享单车企业实际运营经验,为共享单车行业标准、规范提供参考,引领中国共享单车成为全球标准。
从2016年的井喷式发展,到今天在褒奖、吐槽、批评和逐步完善中跌跌撞撞前行,共享单车也不过只有1岁的年纪。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难以避免地裹挟着很多不完美。对此,我们不妨怀着一颗包容的心,以城市主人公的姿态,骑好“最后一公里”,守护好这条美丽的“风景线”。毕竟,还有那么多的人,对它充满信心。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