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乌梦达、梁天韵)记者19日从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40次会议获悉,根据正在审议的《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草案)》,北京拟提高出行停车成本,引导公众主动选择有位购车。同时实行“差别供给”原则,中心城“少车位、高收费”。
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刘振刚表示,鉴于北京交通拥堵的现状,一方面需要提高出行停车成本,抑制已有机动车的使用;另一方面强化停车入位理念,引导公众主动选择有位购车,从而实现“以静制动”。
据了解,草案以“分类定位、差别供给”为原则,区分中心城和外围区域,中心城区高于外围区域、拥堵时段高于空闲时段;建成区严格控制车位供给,新建区适当满足车位需求;优先满足居住停车,严格管控出行停车。
此外,针对居住小区停车资源紧张的问题,草案规定,既有居住区配建停车场不能满足停车需求的,可以利用业主共有场地设置临时停车设施,或在居住区周边设置夜间临时停车路段。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办公室主任郝志兰表示,根据停车普查数据,北京中心城区停车位缺口85万个,而夜间公共建筑闲置空余车位63万个。建议在进一步摸清底数的情况下,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共享车位、错时开放,并通过价格机制解决地下停车资源空置和地面停车超负荷的问题。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