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高峰期,马路两侧若是乱停车,肆意占用非机动车道、公共绿地,极易影响正常交通。记者昨天从宁波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获悉,宁波已率先于全省推出“停车APP”模式,车子停下来就能提示车位信息,违法停车就自动抓拍取证等,解决“道乱占”、“车乱停”难题。此系统已在咸祥、古林、慈城、泗门、梅林等乡镇(街道)试点运行,并有望逐步向全市推广。
“智能停车”获全国人大认可
“出门晚了,车位就很难找,每次要转三四圈。”住在鄞州咸祥镇咸兴路附近的居民,回忆起过往的路况忍不住吐槽。咸兴路是咸祥镇区其中一条主干道,上下班高峰期人流车流密集。但因为没有有效管理,车子常常横七竖八地乱停乱放,给周边商户、住户带来不便。
在整治过程中,咸祥镇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新建停车场共5处,新增车位近600余个。还投入610万元对咸兴路进行改建,并划定了相应的停车位,引入智能停车项目。
咸祥镇在镇区主干道安装智能设备,通过“宁波停车APP”对车主在允许停放车辆的区域进行自动计费。对违停车辆,通过系统自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的方式劝离,实现智能化停车管理。
这项举措不仅破解了小城镇“道乱占”、“车乱停”难题,也节省了财政投入,减轻了交警、城管等部门的管理压力。日前,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夏宝龙在鄞州咸祥调研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时,对这项创新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
逐步全市推广,解决停车乱象
记者了解到,智能停车是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的智能化平台,运用“手机APP+地感拍取+视频抓证”技术,实现了对道路禁停路段的24小时不间断监管和道路泊位收费的自动化,实现了停车管理无人化。
车主只要打开手机就能一目了然掌握目的地附近的空车位信息,并通过停车率、收费标准的透明化展现,更加直观地了解停车动态,方便就近停车。
同时,道路两侧的智能摄像设备对路内违停抓拍取证,车牌信息实时传送到“执法取证平台”,经综合分析后,自动向违停车主发送劝离短信。若车辆在5分钟内还未驶离禁停区域,此系统可自动生成违停证据,经交警部门确认后执法,也可自动通知执法人员前往现场执法。
此系统与社会公共信息、城市综合执法等平台互联,用法规和信用体系规范、约束车主的停车行为,解决了手持终端(咪表卡)时代以及“咪表+地磁”时代欠费追缴难的问题,有利于周边交通变得更加有序、顺畅。
通讯员吴培均 唐一波 记者樊莹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