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ETCP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2017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大数据报告》,报告重点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苏州、成都、武汉、西安、长沙十个城市进行大数据分析研究,多维度呈现智慧停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预测,2020年我国停车位需求数量将达到3.7亿,供需缺口进一步加大。缓解停车供需矛盾,光靠加大车位的供应量远远不够。2016年我国停车缺口率达到50%,而平均空置率也达到51.3%,现有的车位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其中,上海和重庆的现有车位使用率分别只有40%和48%。假如能够将这两个城市的车位使用率提升到80%,那么到2019年,即使不再新建停车场,也能满足城市对车位的全部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大核心城市,成都停车最难,此外,武汉、长沙、西安、苏州、重庆的停车难度系数,都要高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
提高车位利用率对于缓解停车矛盾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新建停车场。智慧停车正是在这一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报告认为,智慧停车核心价值在于打通停车场信息孤岛,引导车辆停向空闲车位,有效提升车位利用率,缓解停车难。
除了市场驱动以外,技术发展、政策利好,是驱动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的另外两大因素。物联网、车牌识别、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为智慧停车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报告显示,3年内,在ETCP智慧停车平台覆盖的179座城市中,通过“E天眼”系统,已累计协助查获套牌车27845辆。
报告认为,智慧停车行业将经历初步改造、延伸应用、智能平台三大发展阶段。从停车场经营的角度,未来停车费将不再是停车场的主要营收来源。停车场将成为多个商业场景的消费入口和枢纽,可通过开放平台链接和赋能其他商业。从产业的角度,智慧停车平台不仅能够以车联网的方式与车企合作,还可以与无人驾驶技术对接,同时,还将与共享单车、网约车、出租车、铁路、航空等其他出行方式联动配合。从公共交通和社会的角度,智慧停车将依托其场景、服务和大数据,承担起解决公共生活问题的职能,发挥其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公共安全、促进现代城市服务业、协助智慧城市规划、完善信用体系、减少污染排放等方面的价值。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