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专家:“一核两翼”首都空间战略格局正在形成
发布时间:2017-12-2516:7:2来源:经济参考网作者:未知点击量:778   

 

  12月22日,由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北京国际城市文化交流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国际城市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7年会”在北京举行。

  来自京津冀三地共计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一体化共赢之路”“面向未来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大理念与战略行动”等主题展开研讨。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吕雪松代表三地规划办为年会致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文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河北大学副校长李军凯、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等专家做了主题演讲。

  连玉明会上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为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了实现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北京的首要任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大框架下,随着雄安新区启动建设,以首都功能核心区为核心、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为两翼的“一核两翼”首都空间战略格局正在形成。

  连玉明还指出,在“一核两翼”首都空间格局中,北部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其服务和辐射范围可以覆盖北京城市副中心“一翼”。从北京新机场辐射范围来看,新机场可以同时服务于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但从支撑“一核两翼”空间格局的形成来看,北京新机场更要侧重服务于雄安新区,从而实现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错位发展,共同形成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双枢纽”。

  年会举行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雄安新区研究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研究中心、首都功能核心区研究中心、临空经济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同时发布了京津冀指数和《首都战略定位》《城市的觉醒》《临空经济蓝皮书》等研究成果。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