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日前联合发布《我国沿海运输大通道规划建设思路》研究报告建议,尽快形成以高铁为骨干的高效复合型沿海运输大通道。
报告所指的“沿海运输大通道”北起辽宁丹东,南到广西防城港,长约5000公里,贯穿沿海5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是一条大容量、高速度、多方式的复合运输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孔令斌教授认为,沿海地区是新时代统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制造强国一系列强国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陆海统筹等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承载地和关键区域。
“交通基础设施是新时期沿海地区发展的短板。沿海地区整体交通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内陆,但交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孔令斌表示,沿海高铁通道尚未贯通,建设时序和建设标准缺乏整体统筹。沿海地区陆路主要客货运输通道能力高度紧张,港口缺乏分工,集疏运体系有待完善,城市群内部城际交通运输网络严重滞后,限制了城市群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励雅认为,从国际经验来看,沿海运输通道通常是国民经济经历高速增长后,谋求区域协同发展阶段的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沿海运输通道,需从“点—线—网”三个层面,合理选取沿海综合枢纽节点,科学定位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职能,保证沿海通道与其他通道的密切配合,牢固树立生态保护和跨区域统筹规划思想,最大限度实现沿海运输通道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报告提出规划建设沿海运输大通道应该上升为国家战略,分两个阶段推进:2020年前,重点弥补沿海通道发展的短板,有效缓解沿海通道能力紧张的问题;到2025年,形成纵贯南北、衔接东西、陆海统筹、结构协调、高效快速的沿海运输大通道。(记者 熊 丽)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