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2日讯(记者 李丹)2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成都市规划局获悉,成都坚持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构建“四铁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建设联通亚欧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在市域地铁方面,成都建设以地铁为主体的城市轨道网络,与地面公交、慢行系统共同构成绿色交通体系,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5%。
具体而言,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至2035年,中心城区在“环+放射”基础上构建网络化城市轨道线网,核心区线网密度达到1.3公里/平方公里。规划37条,共1696公里城市轨道,实现市域“半小时”交通圈。至2035年,实现绿色交通分担比85%,其中公交出行分担率占机动化的70%,轨道出行占公交的80%。
二是以城市轨道为基础优化地面公交。以轨道服务水平为基础分区配置地面公交资源,实现差异化分区管控。轨道线网密度大于1公里/平方公里的区域,常规公交线网密度为3公里/平方公里;其他区域需进一步强化公交服务,常规公交线网密度为4.5公里/平方公里。
三是完善慢行交通网络。以轨道和地面公交为基础,通过增加慢行资源,提升慢行品质,构建“两网多线”慢行网络体系,打造和谐优先、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慢行环境。
四是完善枢纽体系,促进三网融合。围绕轨道交通站点,整合周边地面公交和慢行交通资源,构建层次分明的四级枢纽体系,优化完善枢纽节点周边接驳换乘设施布局,提升接驳效率,实现三网高效衔接和节点融合;按照TOD理念,全面推行“站城一体化开发”,根据不同类型的轨道站点确定不同的综合开发模式。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