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 周锐)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16日发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未来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至2030年,自动驾驶相关的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创收将超过5000亿美元。
报告指出,自动驾驶技术如能实现,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客户价值,如:自动驾驶将减少90%以上的事故、平均每天可为司机节约50分钟的时间等。
麦肯锡认为,对于中国来说,自动驾驶有着尤其广阔的前景。报告预测说,从数量来看,到2030年,自动驾驶乘用车将达到约800万辆。到2040年,将达到约1350万辆;从销售来看,到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总销售额将达到约2300亿美元,到2040年将达到约3600亿美元;从服务来看,到2030年,基于自动驾驶的出行服务订单金额将达到约2600亿美元,到2040年将达到约9400亿美元。
报告预测基于对自动驾驶底层技术成本曲线估算称,2025-2027年将是自动驾驶的拐点。在此之后,市场对自动驾驶的需求将稳步上升。
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浓厚兴趣,也是麦肯锡看好中国自动驾驶市场的原因之一。
麦肯锡的一项近期调研显示,49%的中国消费者认为全自动驾驶“非常重要”,另有49%的中国消费者认为它“可有可无”。这一结果与德国及美国消费者形成鲜明对比:仅16%的德国和美国消费者认为全自动驾驶“非常重要”,另有53%的德国和美国消费者认为它“可有可无”。
不过麦肯锡也提醒说,实现自动驾驶任重道远。报告表示,自动驾驶系统成本过高、经济方面不具备吸引力是影响其发展的最大瓶颈。麦肯锡针对这一主题对出行领域的专家进行了调研,仅27%的调查对象认为至2025年可解决成本问题。
可靠性和安全性则是推广自动驾驶技术的另一项重大瓶颈。在上述调查中,仅30%的调查对象认为至2025年可解决这一问题;33%的调查对象认为可在2025-2029年之间解决;36%的调查对象认为至2030年之后才能解决。(完)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