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雄安新区拓展国际朋友圈
发布时间:2018-6-716:33:11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未知点击量:834   

  成立一年后,雄安新区正在努力拓展国际朋友圈,进入了面向全球推介招商的发展新阶段。

  在近日外交部举办的雄安新区全球推介会上透露,雄安新区规划向全球公开招标,有18个国家和地区的279家集团踊跃参与,汇聚了12支国际一流团队的智慧。雄安新区下一步的建设还将吸引更多国际人才、技术、资金和项目。

  拓展国际交流圈

  实际上,本次外交部举办雄安新区的全球推介会,拓展其国际朋友圈,是由新区的高定位和新发展理念决定的。

  从官方定位来看,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作为对标城市,深圳目前正向“全球城市”发起冲击,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而上海则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要从创新、人文、生态三个维度,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由此看来,作为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对标全球城市、拓展国际交流圈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雄安新区的一大定位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解决北京“大城市病”。多位专家表示,雄安新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重点发展科技创新和金融这两大城市功能。而雄安新区未来要发展科技、金融等行业,需要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这不仅面向国内,也将面向全球。

  从发展方向看,国务院4月20日发布的《河北省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雄安新区将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为实现这一目标,《纲要》提出支持以雄安新区为核心设立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幅取消或降低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与此同时,雄安新区将吸引国家对外开放平台、“一带一路”国际组织优先在新区布局,在新区举办国际及国内高端论坛。

  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推介会是外交部对省内新区的第一次全球推介,未来雄安新区与世界各地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多。

  “国际友人”合作发展

  本次全球推介会之前,雄安新区已有几位合作的“好友”。今年2月,中英同意共建雄安金融科技城,当时双方预计,将签署总额约90亿英镑的商业协议。

  这其中,英方的合作单位是老牌地产开发商金丝雀码头集团。该集团曾开发了伦敦的金丝雀码头项目,而金丝雀码头因为聚集了世界顶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财经媒体、商业巨头和科技企业而被称为“伦敦新金融城”。

  在张贵看来,按照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规划,支持部分在京金融机构向雄安新区有序转移,未来很多金融机构的总部或区域总部将落户雄安,而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也将在雄安新区有所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伦敦落地雄安新区,实际上是他们全球布局中的一个环节。

  从另一层面看,伦敦的城市疏解经验对雄安新区很有借鉴意义。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伦敦将部分产业和人口向周边的8个卫星城疏解,但最后实践证明伦敦的功能疏解失败了。

  “伦敦疏解了生产制造企业,但没有疏解城市服务,导致卫星城的交通、医疗、商业、教育等服务没有跟上,这就产生了后来的人口、产业回流。”张贵表示。

  被誉为“新加坡规划之父”的新加坡原建屋发展局局长、市区重建局局长兼总规划师刘太格也给出很多雄安新区的建设意见。他曾对记者表示,雄安新区一方面要协助北京解决城市问题,另一方面也要从交通系统、生态环境、宜居等角度进行规划和建设。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时候,首先要把城市的基本功能进行合理的配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也表示,雄安新区或可考虑借鉴新加坡廉租房制度,由政府或国有企业建设廉租房,当地职工可向政府申请廉租房,与此同时,政府可以在新区边缘修建高级住宅,而居民购房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缴纳房地产税。

  世界智慧的凝聚

  “雄安新区是一座未来之城。”在近日举办的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与企业发展活动上,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焦永利表示,未来之城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制度层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试验田或样板间。另一个重要层面,则是城市本身新的动力、格局和理念。

  焦永利表示,雄安新区在城市建设前期,就综合了数百位专家的意见。其中有很多国外专家的咨询意见,这些专家立足于全世界的城市实践提出了理想的城市理论。“我们要在这中间提炼符合我们文化背景和制度特征的价值观,然后建立可执行的标准。因此,未来之城不是我们拍脑袋决定的,它是由世界的智慧凝聚起来的。”

  “如果单纯借鉴国外的先进城市理念,也就谈不上中国的示范作用,所以还要体现中国特色。”焦永利表示,“要把中国特色的自然观、城市观、城乡观、文化观、空间观等文化基因融入到这座新的城市。”

  雄安新区的使命和建设思路决定了其必须要有系统化的新模式和新做法。焦永利认为,城市本身要有新的宜居环境、空间特点,新的设施支撑和产业内涵。

  “雄安新区必须要实现城市发展和治理这两个方面的未来化。”焦永利表示,“我们都在强调现代化,现代化肯定不是走别人走过的路,而是眼前可行的未来化之路。”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