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彭慧)今年起,北京东城、西城、通州三区已经率先实行路侧停车电子收费。随着改革实施4个多月,车主对新政策有了相应了解,不过相关漏洞也在逐渐暴露。在5月8日的北京交通广播节目中,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市民可通过银行缴纳路侧电子收费车位的停车费,北京还将研究将不缴纳停车费的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据介绍,东城、西城和通州已经率先在今年1月1日实现了电子停车收费。目前,城六区和通州区已施划3.6万余个白实线停车位,其中东城、西城和通州区共1.3万余个。在已经实现路侧电子停车收费的三区,市民可通过电子支付和现金支付两种手段缴费,电子缴费可通过北京交通App或者支付宝的城市服务等方式进行。
上述负责人表示,现金缴费并不是指将现金缴纳给个人,而是到市交通委公布的现金代缴点缴纳,一般在东西城的便民服务大厅。目前,北京正在和银行沟通,未来市民可通过银行缴纳停车费。
据介绍,目前北京路侧电子停车收费系统已经和交管系统连通,可以及时向停车人下发电子停车费催缴短信,未来北京还将研究将不缴纳停车费的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不过,有车主反映称,目前电子缴费App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内容。市交通委也透露,在实行电子收费后,相关部门接到了大量市民来电。目前来看,市民反映的问题主要在于车牌识别错误。据介绍,现在采用高位视频技术也存在不断校正的过程,后续准确率会越来越高。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向各区停车管理部门咨询,同时可以向城管部门进行反映。
此外,有车主反映,在停车结束后,虽然收到了停车短信,但在手机App上没有显示停车的记录。对此市交通委介绍,遇到相关情况,车主可以向现场停车管理员询问确认,如果在高位视频路段停车或者现场没有停车管理员,还可拨打咨询电话,让区相关部门从后台查询相关信息。市民在遇到停车多收费等问题,可拨打12328进行投诉。
这一背景下,有车主担心一旦将不缴费行为纳入征信系统,因上述因素导致的缴费不及时,是否会影响个人信用?5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就上述问题致函市交通委,但截至发稿前尚未获得回应。
市交通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东城、西城、通州三个区电子收费服务车次达到742.5万次,基本杜绝了乱收费、溢价等现象。北京交通App注册用户120万人,绑定车辆84万,停车费电子支付率超过99%。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