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出行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还将扎实推进绿色优先。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正光透露,中心城区已有6条线路实现了2分钟的运行间隔,6号线今年将“跑进”两分钟。本市正在研究地铁安检人脸识别方案,将在客流量较大的车站试点先行。
“随着轨道交通线路加密,新的地铁线路投入运营,网络运输能力提高,给一些老线起到了分流的作用。比如东西向线,根据我们的统计,7号线、6号线贯通后,1号线客流量明显下降,拥挤程度减小。”谢正光代表表示。
每年,地铁公司还会根据客流的情况,着力提高每一条线路的运输能力。“按照计划,中心城区的线路,早晚高峰时段最小发车间隔都要达到2分钟一趟,目前,1号线、2号线、5号线、10号线等6条线路已经实现这一目标,其他线路我们也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谢正光代表介绍,作为“骨干线路”,6号线今年发车间隔有望缩短。
北京地铁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是解决大客流安检排队问题。谢正光代表介绍,前年,北京地铁常态限流车站达到72个,去年减少了5个,“今年还会继续减少常态限流车站的数量,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出行体验。”
更多高科技也将助力缓挤。“很多上班族天天坐地铁、每次都安检,而且都是固定线路。我们能不能提供快捷甚至免检的方式?”谢正光代表坦言,前些年由于技术受限迟迟没有推进,现在技术完全没问题了,操作问题有待研究,“我们正在探索基于乘客信用的智慧安检模式,加强乘客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地铁‘白名单’及快速安检通道制度。”据悉,目前,“刷脸”的快捷安检方案正在研究中,将在客流量较大的车站先行试点。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