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近日,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工作,围绕“三大攻坚行动、三大提升工程”和水运改革发展、“一中心、三平台”信息化建设、交通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对标对表目标任务,研究部署工作重点,细化落实操作举措,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力度不减、步伐不停。
抓好“6+1”方案落细落地
今年年初,江西省政府办公厅以1号文印发了《关于实施“三大攻坚行动、三大提升工程”推动全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道路运输安全隐患整治、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农村公路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普通国省道养护管理提升、行业作风建设等6个方面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加之江西省政府前期出台的《关于加快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全省港口资源改革工作方案》等一批加快水运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形成了推动该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6+1”文件。这7项工作,是江西省委省政府赋予交通运输行业的重任,是江西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工作,事关“十三五”收好官和“十四五”开好局,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将直接影响未来两年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成效。
2月中上旬实行弹性工作制期间,江西省交通厅机关处室和有关单位抓紧时间研究制定了“6+1”方案实施细则。虽然该厅机关刚刚进行了机构改革,厅机关人员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调整,但是各项工作交接顺利,实现了人员不脱节,工作不断档,责任不缺位。
2月28日,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又利用一整天的时间,召开厅党委(扩大)会议,采取一个方案一个方案研究、一项工作一项工作细化的方式,对“6+1”方案的具体落实细则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研究,明晰工作思路,落实具体措施,明确任务书、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
各单位、各部门一手抓细则出台,一手抓方案落地。江西省所有续建公路水运重点工程均已100%复工,各参建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到岗,现场机构恢复正常运转。江西省普通国省道升级改造在建项目复工率达91%,道路运输安全隐患整治、公路治超、农村公路建设、普通国省道养护、行业作风建设等工作有条不紊推进。江西省港口集团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积极谋划“线上”洽谈、签约行动,开展“屏面会”实行远程沟通,推动港口资源整合工作顺利开展。
“一中心,三平台”建设进入攻坚期
交通运输行业点多、线长、面广,涉及人、车、路方方面面,必须依靠信息化手段,推进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交通运输行业强化顶层设计,规划建设智慧交通大数据中心、智慧交通政务管理与服务平台、智慧交通综合监管平台、智慧出行与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一中心三平台”,着力发挥信息化创新引领作用,提升行业服务品质和科学治理能力。项目实施以来,该省交通厅多次进行调度,督导相关单位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力度。
在“一中心,三平台”建设攻坚阶段,2月26日,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召开专题会,对标对表厅“十三五”信息化项目建设规划,了解“一中心、三平台”信息化项目建设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今年的项目工作重点任务,保证“一张蓝图干到底”。
今年,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将强化项目成果应用,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把满足综合交通管理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优化完善系统功能,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服务水平。突出重点,不断建立和完善全省公路网、高等级航道网、一二级客运场站、重点码头渡口、重要桥梁、服务区以及江西省内重要节点的火车站、机场等基础数据采集,实现信息的智能采集与跨部门、跨平台联动指挥调度。全力推进“赣服通”配套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科技治超和4G视频实时监控设备,推动治超非现场执法,加强“两客一危”监管工作,破解行业治理“顽疾”。
创新并联审批促项目建设提速
前期工作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核心问题之一。前期工作未完成,项目就无法开工建设。疫情期间,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把握国家加大力度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契机,充分利用当前推行的简化审批程序的机遇,实施“容缺审批+承诺制”,暂停专家评审制,加快推进项目前期。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为手段,以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投资项目进度为目标,改革创新审批模式,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不断加快施工图审批和招标备案等基建程序进程。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以往工作中,项目法人需在施工图设计文件批复后才可以报备施工招标文件,而招标文件往往需要修改完善,造成施工图批复后一段时间才能启动施工招标。如今,将串联审批创新为并联审批后,允许项目法人同步申报招标文件和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批复的同时招标文件完成修改完善,即可对外施工招标,审批时间较以往缩短一周以上,极大缓解了施工招标时间紧迫的问题。
二是创新服务理念。加强与项目法人的前期沟通,千方百计提高服务效率。施工图审批、招标备案等审批备案事项基本实现3日内办结,较法定时限普遍压缩50%,避免出现因审批报备事项影响项目推迟预定时间节点的现象。
三是创新工作方法。依托江西省政务服务网、江西省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开展线上审批审查,涉及交通重点项目的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全部实现“一次不跑”,交通建设招投标活动报名、招标文件获取、保证金递交、投标文件递交等环节全部实现电子化。(文 练崇田)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