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从郑州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郑州交通运输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敲定:年底前开通运营地铁3号线一期、4号线;国省干线路桥项目建成7个、开工3个;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45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左右。
两条高速路段年内有望开工
2020年,郑州交通将聚焦“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的城市功能布局,围绕中原城市群的互通互联,加快美丽公路建设,努力打造全国领先的高品质高效能公路交通网。
强力推进18个在建项目,确保G107东移至四港联动大道连接线新建工程、S312郑州境改建工程等7个项目主体完工,尽快完成环城货运通道东、南、西三个方向建设目标。
新开工项目方面,围绕“两带一心”城市文化战略格局,加快推进大河文化绿道、嵩山文化走廊(新密古城至嵩山观星台)等项目前期,争取尽快开工;加快推进焦平高速荥阳至新密段、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
打造综合交通体系
建设更高水平“公交都市”。今年年底前,郑州市将开通运营地铁3号线一期、4号线,进一步完善“快、干、支、微”四级公交网络与轨道交通的紧密衔接,实现航空、铁路、地铁、公交、出租的有效接驳,打造各种运输方式“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的综合交通体系。继续探索推广银联云闪付、地铁商易行App等信息化技术在运输领域的应用,打造让群众出行更便捷的高质量运输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郑州在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周边地市就开通城际公交等事宜做好主动对接,实现公共运输领域资源共享、市场共赢,形成“1+4”大都市区公共交通体系互联互通。
深化“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在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功能、提高运输安全、强化信息化运用、提高服务品质上狠下功夫,构建农村客运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中牟、新郑努力创建“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省级示范县,其余县、市达到省级示范县标准,实现农村客运“六化”目标。
推动新能源汽车更替
今年,在坚决打好交通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郑州交通运输工作将深入实施运输结构调整,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大力推动多式联运货运量增长,确保年底前铁路承担的大宗货物运输量显著提高,按期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加快绿色交通发展,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更替,出租车电动化替代30%以上;在国省干线、客运场站、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挖掘自身潜力,创造条件配建充电桩,推进加氢站建设,推动建立多方联动的绿色交通治理体系。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