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南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南京实施方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发布会现场。
主要内容》〉
《南京实施方案》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紧抓长三角区城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
紧紧围绕国家《规划纲要》“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准确把握“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南京的基本定位:驱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南京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承东启西、联通南北、衔接海陆”的独特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不仅要在上海带动下,与其他城市共同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新格局,还要当好次区域发展的领头羊,肩负起推动宁镇扬、南京都市圈、宁杭生态经济带、扬子江城市群整体发展的职责使命。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充分发挥南京自身优势,联动区域创新资源,强化区域创新功能,织密区域创新网络,加快发展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率先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释放更多动能、激发更大活力。支撑长三角国际化发展的门户枢纽,进一步加强合作,创造更多经验,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更好地对接“一带一路”、 联通长江经济带, 构建国际性“门户枢纽”。
按照“十四五”结束的2025年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2035年两个关键时间节点,《南京实施方案》 提出了分阶段发展目标和具体指标,为南京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明确了目标导向。提出到2025年取得实质性进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到2035年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成为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走在全国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前列。同时,《南京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研发投入强度、铁路网和高速网密度、5G网络覆盖率、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量化指标,作为南京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指引和检验一体化成效的重要标准。
第二部分:聚焦“一体化”合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明确了强化区域联动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跨界区域共建共享等三个方面重点任务,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一是强化区域联动发展。增强城市空间统筹能力,全面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加快推进南京都市圈发展,加强都市圈间互动合作;推进区域协调联动,加快建设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宁杭生态经济带,推进园区合作。
二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全面推进人的城镇化,提高乡村发展品质。
三是推进跨界区域共建共享。推动毗邻区域协同发展,重点推进宁淮特别合作区建设,加强顶山一汊河、浦口一南谯、江宁一博望联动发展。
第三部分:聚力“高质量"协同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
提出了建设协同创新产业体系、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等六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建设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技术研发,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推进长三角科创圈建设。
二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形成互联互通、分工合作、管理协同的基础设施体系,为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三是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共同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四是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更大力度、更高层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一体化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五是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更高层次协同推进对外开放合作,在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增创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六是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第四部分:加强组织保障。
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推进机制、强化政策支撑、强化督促落实等四个方面重点任务。
主要特点》〉
提高政治站位,推进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同“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为新时代南京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围绕国家《规划纲要》和《江苏实施方案》确定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原则,《南京实施方案》提出了重点任务、重点事项、重点政策“三重清单”结合“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南京实施方案》 提出了一批项目工程,后续还将完善配套方案、编制专项规划。
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更深层次区域一体化
在长三角特别是南京都市圈城市中,深化产业协作“一条链”,完善交通设施“一张网”,突出共治共保“一江水”,加快公共服务“一卡通”,共同建设“创新都市圈”“畅达都市圈”“绿色都市 圈”“开放都市圈”“幸福都市圈”,打造一批改革品牌和亮点,努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前列。
加强改革创新,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
加快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主动接轨上海,协同杭州、合肥都市圈,加强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交通链、服务链跨界的无缝衔接。以点带面、依次推进,加快建设宁淮特别合作区以及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标准建设国家级江北新区、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共同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综合实力。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