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桂林市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城市建设规划》出炉 “物流桂林”将重新布局
发布时间:2020-11-1316:56:48来源:桂林晚报作者:未知点击量:787   

  

  桂林市物流骨干通道布局示意图(桂林市发改委供图)

  

  桂林国家物流枢纽功能布局示意图(桂林市发改委供图)

      11月10日,经市人民政府审定,桂林市发改委正式印发了《桂林市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城市建设规划》(下称《规划》)。在2018年12月桂林入选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后,本次《规划》正是为桂林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画出了实施路线图。

      在《规划》中,桂林将建设国家和地区物流枢纽、各具特色的物流集散中心、物流基地等节点,还将申请建设保税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把桂林原本散乱的物流行业合成一盘棋,重新规划、合理布局,打造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城市。

      1、桂林物流发展迎来新契机

      近年来,以高速公路、高铁、航空为代表的现代化交通设施的改善,使得桂林完成了从交通不便的小城到区域交通枢纽的转身,依托交通变化,桂林的物流行业也飞速发展。

      2018年12月下旬,经国务院批准,桂林成为广西两个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

      据介绍,国家物流枢纽是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桂林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由于其特殊的交通区位,在桂粤湘黔四省区物流网络中将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的作用。

      由此,桂林城市走向特别是物流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新契机,物流枢纽承载的城市空间将重新布局。

      根据《规划》,桂林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空间布局包括三个层次:物流枢纽和节点布局、骨干物流通道布局、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布局。其中桂林市物流枢纽和节点总体按照“1359”进行空间布局,即1个国家物流枢纽、3个地方物流枢纽、5个各具特色的现代物流集聚中心、9个县域物流基地。

      建设这些重要的物流点无疑将带动周边经济产业的重新布局,在《规划》中,1个国家物流枢纽是以桂林西物流中心为重点,包括一期工程的桂林铁路港以及后续工程的桂林交投物流中心和枢纽经济发展区等项目。

      同时,在全州县、平乐县和临桂新区建设3个地方物流枢纽,5个各具特色的现代物流集聚中心在象山区、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灵川县和荔浦市建设,在其余各县区布局建设9个县域物流基地。

      2、县区物流节点各有优势

      根据《规划》,桂林承载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计划庞大周密,分布全域的物流节点分工更加细致明确。

      以桂林西物流中心为重点、东站冷链物流园为补充的国家物流枢纽将主要包括9个功能区:桂林铁路港、桂林公路港、冷链物流园、快递物流园、保税物流中心、一站式服务中心、枢纽经济产业园、商贸物流小镇和配套商业设施。其中铁路港的主体——— 桂林西货运站已经在2017年投入运营,因此具备了承载国家物流枢纽的基础能力,不需要大的重复投资,设计年到发能力约为300万吨,包括大宗商品、汽车、集装箱、长大笨重、成件快运等物流功能区,货源覆盖全市。

      根据《规划》,紧邻西货运站旁的桂林公路港、冷链物流园和快递物流园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重点,其中公路港将重点开展农产品、大宗商品、快销商品等的公路配载、公铁联运、专线物流、货物中转、仓储加工、城市配送等业务。

      除了以桂林西货站为中心的国家物流枢纽之外,《规划》中布局的3个地方物流枢纽则以各所在地的区位、生产优势为参考,如坐落于全州的北部物流枢纽以农产品冷链物流、粮油集散分拨、名特优农产品批零交易、饲料批零交易等为主;临桂物流枢纽则以电商快递分拨、城市配送、产业物流等为重点,辐射临桂、永福、龙胜等区县和桂林市区;南部物流枢纽则立足平乐,衔接梧州,辐射阳朔、荔浦、恭城,兼顾生产性工业物流和生活性消费品物流。

      3、打通对外骨干物流通道

      《规划》中对桂林和各县区的物流节点进行了重新布局和功能梳理,如何使得这些物流枢纽真正发挥集散作用,打开桂林向外的骨干物流通道也尤为重要。

      桂林拥有在桂粤湘黔4省(区)22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中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交通优势,今后桂林的物流走向将面向全国,连接海陆。

      根据桂林商贸物流走向,桂林计划与南宁、柳州、北部湾港口群、重庆、成都、长沙、武汉等国家物流枢纽间协同开展规模化物流业务,建设高质量的干线物流通道网络。同时积极参加陆海新通道枢纽间的铁路干线运输,优化运输组织,构建便捷高效的铁路货运网络。同时加强桂林各物流节点与北部湾港口群、广州港、深圳港和重庆、成都等枢纽合作,畅通进出关通道,成为枢纽城市国际物流业务延伸的重要支点。

      在桂林国家物流枢纽之内,还要引进大型物流公司、货代公司等企业投资在桂林落户或设立分支机构,建设国际物流仓储设施,开展基于东融海向通道的国际物流业务。以公、铁为主导,推动“公、铁、空、水”4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综合交通网络“无缝衔接”,实现多式联运能力与水平快速提升。

      除了现有的交通资源,桂林在规划期还将推进南宁经桂林至怀化(衡阳)高铁、张海高铁经桂林湛江、G72泉南高速桂林至全州黄沙河段改扩建、G78汕昆高速桂林至贺州段改扩建、龙胜至湖南城步(广西段)高速公路、桂江航道改造扩能等国家级、区域级通道设施交通项目,并通过桂林的交通系统达成彼此沟通和内外衔接的物流通道。

      4、“百姓物流”能得到实惠吗?

      桂林着眼于建设如此庞大的物流枢纽体系,能为本地物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变化呢?

      据统计,近年来我市社会物流总量稳定增长,由2016年的8828.88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11273.44万吨,2019年,桂林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约83亿元,桂林物流业已经初步形成“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发展格局。不过,无论从总量、运输走向、方式和物流效率来看,桂林都还处在“初级阶段”。

      根据《规划》,桂林承载国家枢纽城市建设2025年的目标是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5.29亿元,比2018年翻上近一番,成为桂林发展过程中新的“枢纽经济”,带动就业、城建等社会和城市进步。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有了完善的物流园区、物流通道和运行体系,市民“淘宝”的快递就会更快捷地到达手中,而且费用还会降低。据统计,2019年,桂林市网络零售总额约102亿元,同比增长35%,市民网购的热情高涨,在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过程中,包括物流机器人、智能货架、自动验收/自动包装/自动分拣设备、无人驾驶货车、无人机等都将在未来桂林的物流场景中出现,提高老百姓的“收货效率”。

      此外,桂林国家物流枢纽还将申请建设B型保税物流中心和进出口商品直销集散中心等重点设施,从其他已经建设保税物流中心的城市来看,也许未来桂林人的“海淘”在家门口就可以完成,并且还能买到与国外同价的商品。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