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记者 蒋娇娇)20日,记者从南通城市综合交通调查工作部署会上获悉,本月下旬起,我市将开展首次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调查,为相关规划编制、设施建设、网络规划、资源配置、效率评估和政策制定等工作提供依据和保障。此次调查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需要市民如何配合?昨日,记者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读。
调查为城市运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交通出行关系民生,维系城市运行,在区域交通新趋势和南通市空间枢纽格局变化的背景下,发展一体化、高质量的综合交通成为题中之义。随着南通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城市交通系统、客货运交通体系、居民出行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目前,轨道交通1、2号线正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开展综合交通调查,有助于轨道交通开通前后的交通特征对比,为轨道交通的顺利开通、‘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魏钦稳介绍说。在区域交通新趋势和南通市空间枢纽格局变化的背景下,开展综合交通调查,能够精准掌握综合交通总体状况、服务水平和供应能力,有助于重新审视区域综合交通格局,以更大格局谋划调整交通布局和规划。
据了解,此次调查是我市首次开展的大规模综合交通调查,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统计制度,持续掌握重要发展指标,将为城市运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延续性、完整性、可靠性的支撑。
调查分为入户调查、大数据统计多种方式
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本次综合交通调查分为11个大类,分别为城市发展调查、居民出行调查、道路交通调查、公共交通调查、出租汽车调查、停车调查、货运调查、对外客运调查、慢行交通调查、交通环境与能源调查、交通管理调查。
“居民出行调查是综合交通调查的核心,主要摸清各类人员的出行需求源头规律性特征,包括住户特征、个人特征、出行特征等信息。”魏钦稳介绍说。而城市发展调查主要反映城市及交通总体规模及发展情况,包括城市的产业、用地、人口、就业岗位、交通装备等总体规模,以及相关的交通管理政策。其他9类调查则主要反映综合交通各个系统的交通设施发展水平、交通装备发展规模、交通流量分布情况以及交通运行效率特征。
本次调查将采用行业统计、大数据调查、人工调查、入户调查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传统调查手段,提升大数据应用能力。大数据调查主要以手机数据、POI数据、GPS数据、IC卡数据、出租车/网约车数据、视频图像数据、停车特征数据等为基础,掌握精细数据,实现调查范围的全覆盖。考虑到各类交通大数据本身的优劣、实施过程的可行性等问题,针对道路核查线、公交走廊、公交线路满载率、对外枢纽等补充人工调查,力求交通大数据与人工调查有机结合,合理制定各项综合交通调查方案。
将在主城区范围抽取1万户居民入户调查
据了解,此次调查将在主城区范围内抽取1万户居民家庭开展入户调查,同时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开展问询调查。调查员将统一佩戴“2020年南通市居民出行调查调查员证”开展调查,如有市民被抽中参加调查,请积极配合调查工作的开展,出行信息将帮助构建更好的综合交通系统,提供更优质的交通出行服务。
本次调查全程采用无纸化、无接触的微信小程序进行入户数据收集,全面遵守疫情期间防控要求,市民只需口述回答问题,系统就可自动识别答案的有效性,确保调查精准度。
综合交通调查是市政府职能部门组织开展的调查,调查数据受国家统计法的保护。综合交通调查的问询内容主要为出行情况,不涉及家庭成员的姓名等个人敏感信息。调查数据反映的是整体的出行行为特征,不对单个出行者的出行行为进行深入分析。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