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11月26日报道,11月26日举行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表示,不能把“健康码”作为出行的唯一的凭证,对于不使用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要通过其他的方式替代“健康码”查验。
王海东介绍,“健康码”在此次疫情防控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依托相关平台,实现了疫情防控信息共享,还把核酸和抗体检测的结果纳入到了“健康码”当中,做到了“一码通行”。但是,这种方式的大规模应用,也给不会使用健康码的老年人带来不便。
王海东介绍,国家卫健委多次发文强调,不得把“健康码”作为出行的唯一的凭证,要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这种手段,方便群众出行。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协调相关部门,把有关的信息自动整合到“健康码”,“让电脑多费点事,让老年人多省点事”。
王海东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各地也推出了自己的“通行码”。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推动各地“通行码”互通互认,方便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出行。
据了解,《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要求。其中第一条便提到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状态下对老年人的服务保障,完善“健康码”管理便利老年人通行。王海东表示,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对不使用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要通过其他的方式替代“健康码”查验,比如凭有效的身份证件或纸质证明等来替代查验。
王海东表示,国家卫健委鼓励有条件的场所为老年人开设“无健康码通道”。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与各个部门协调,通过技术手段,争取把“健康码”和公交卡、市民卡、老年卡等证件整合起来,作为替代“健康码”的凭证,最大限度方便老年人的出行。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