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晒“成绩单” 区域互联互通走上“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1-4-2816:53:6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作者:未知点击量:818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董兆瑞)今天上午,京津冀三省市区域交通一体化统筹协调小组第6次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上,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交通部门分别介绍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工作进展情况及2021年工作安排。

  3份跨界道路接线协议签署

  会议现场签订了京冀姚家园路东延和神威北大街、石小路和安石路2份跨界道路接线协议,以及津冀密涿京沪高速联络线接线协议,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区域交通互联互通水平。

  据了解,京冀签署的2份跨界道路接线协议,标志着北京市交通委为落实2020年4月份出台的《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地区整合规划》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通州与北三县在交通领域还将有更多合作事项,交通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也将为“十四五”期间通州与北三县实现全面融合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推进京雄高速北京段智慧公路建设

  今年,北京市将加快推进京雄高速北京段项目、智慧公路试点建设,加强北京与雄安新区之间高速公路快捷联系;继续推进东六环改造、京哈高速拓宽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至城市副中心的交通服务保障;加快推动副中心内部道路骨干路网建设,为副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北运河(通州段)全线游船通航。

  在保障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方面,北京市将全力做好赛时运行保障车辆筹措、交通组织方案、交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重要环节保障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北京赛区临时交通场站建设及赛时运行保障。会同冬奥组委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冬奥会期间公路铲冰除雪、赛时注册车辆、服务车辆高速公路快速通行等保障方案,为冬奥会顺利召开提供有力支持。

  通州与北三县跨界公交线路将优化提升

  在优化公路交通网络化布局方面,今年将加快G109新线高速、大兴机场北线西延段、通清路、良常路南延、西太路等项目建设,力争实现承平高速开工,加快推进靠烟路、厂通路等一揽子项目前期工作,提高干线公路服务能力。协调推动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全线绕出北京市域。

  在推进区域交通运输联动发展方面,将加快研究跨行政区域的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政策。推动京津冀交通运输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健全信息互通互享机制,推动三地之间、不同运输方式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持续推进年度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蓝皮书编制。做好北京朝阳站、丰台站等各车站周边交通接驳工作。组织研究优化提升通州区与北三县公交线路的方案,不断提升区域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亮出“成绩单”

  据介绍,京津冀三省市于2014年4月召开第1次联席会议,标志着京津冀交通协调机制正式建立。几年来,三省市高度重视,紧密配合,积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向纵深迈进。在京津冀交通协调机制作用下,京津冀区域交通互联互通水平走上“快车道”。

  高速公路方面,京礼高速延崇山区段、大兴国际机场高速、北线高速京开至京台段先后建成通车。国道109新线高速、京雄高速、大兴国际机场北线西延、东六环入地改造加快推进建设。广渠路东延建成通车,通车后对京通—通燕高速车流有明显分流效果,高峰交通量分别下降15%和21%,中心城到城市副中心行车时间缩至20分钟。2020年6月签订了唐廊高速津冀段接线协议,为实现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全线绕出北京又迈进一步。承平高速、新机场南北航站楼联络线正在推进项目前期。

  普通公路方面,连接北京大兴和河北廊坊的G105已建成通车,往返大兴国际机场又增加一条便捷的通道。连接天津武清与通州的通清路目前正加紧推进征拆工作,争取早日实现贯通。同时,签署了西太路、G335京冀接线协议,继续推进靠烟路等对接道路的前期工作。此外,通州与北三县衔接道路的前期研究工作也已开展。

  在加快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方面,2020年6月30日开通了城市副中心线西延、通密线,9月30日实现怀柔—密云线引入北京北站,市郊铁路市域内运营总里程达364.7公里。实现了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7号线东延段和八通线南延段开通运营,城市轨道运营总里程达726.9公里。

  在深化跨省公交化服务方面,持续推动京津冀一卡通互联互通,目前北京市已实现与全国288个城市互联互通,累计发行北京交通互联互通卡700余万张,一卡走遍京津冀乃至走遍全国的出行模式逐步形成。服务河北省廊坊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等18个县市及地区的出京公交线路达38条,日均发车4000余车次,日均客运量20余万人次。此外,加快推进大运河通航工作。实现了北运河第一阶段11.4公里游船通航,并持续推进北运河通州段通航各项工作,确保2021年6月底如期完成。同时将加强与津冀工作对接,建立沟通协同机制,共同完成大运河全线通航。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