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日起,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今天上午,市交通委对《条例》进行解读时介绍,全市已有71座地铁站113处通道实现与周边建筑衔接,为了促进“站城融合”,本市将继续推广站内便民服务设施,试点“免洗快剪”、面包店、快餐车等业态,提升车站与城市服务功能融合。
北京地铁,从十年前的527公里、18条线路,发展至目前的836公里、27条线路,工作日承担1100万人次的客流,就像一座地下运行的超大城市。
为了提升这座“地下城”的运行效率,本市持续优化行车组织,不断采取措施压缩发车间隔,目前有7条线路发车间隔进入2分钟。出行便捷性方面,全路网实现了支付宝、微信二维码、银联云闪付等移动支付方式全覆盖,今年9月又实现了VISA、万事达外卡刷卡过闸的服务。
近年来,本市鼓励运营企业合理开发车站地下空间,对有条件的站内用房进行开发,设置便民设施,包括便利店87处、文创店2处、献血屋2处;还设置自助机具,比如自动售卖机、潮玩机、取款机等自助机具2117台;便民餐车14处、鲜花柜40处、寄存柜48处、充电宝33处、智能鲜饮站4处。这些业态也给地铁增加了活力。
为了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公众基本出行需求,本市将持续优化列车运行组织,通过增购车辆、缩小发车间隔、开行大小交路、加开临客、开行大站快车等方式,提高运力供给。
北京市目前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共五期,最新批复的三期建设规划实施完成后,总里程将突破1000公里,届时,轨道网的密度、通达性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对既有线实施一系列改造工程,例如换乘节点的换乘设施改造、信号系统升级、老旧设施设备更新等,进一步提高线网承载能力。
目前,全市已有71座地铁站113处通道实现与建筑衔接(包括商业楼宇、办公楼宇),方便周边建筑内的人员进出地铁车站。为了提升车站的城市功能,促进“站城融合”,打造轨道微中心,本市将继续推广站内便民服务设施,试点“免洗快剪”、面包店、快餐车等业态,提升车站与城市服务功能融合。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