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电单车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了解到,当前,共享电单车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效延伸和补充。业界人士建议,各地应在综合分析居民出行特征基础上,科学确定共享电单车投放规模,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全社会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3.5亿辆。相比私人电动自行车,共享电单车在车辆合规、充电安全、秩序维护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更好地满足公众绿色出行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告诉记者。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全国投放运营共享电单车的城市超过300个,投放数量超过1500万辆。 由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主办的“首届城市共享电单车治理与发展论坛”日前在北京举办。与会人士认为,共享电单车加速融入市民生活,已经成为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的重要力量。当前,要明确共享电单车与城市公共交通的关系,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更好引导行业发展。 清华同衡交通研究中心主任黄伟建议,当前要进一步强化政企合作,对共享电单车进行全方位监管。共享电单车企业在进行价格调整时,应履行必要的听证程序,地方政府也可以视情向共享电单车运营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 “根据我们初步统计,目前已有10多个省份在立法层面将共享电单车纳入管理,超过一半的城市确定了规范发展的管理基调。”美团骑行行业发展中心总经理令鸿嘉建议,地方政府应结合自身实际,测定城市容量,明确哪些区域发展,哪些区域不发展,因地制宜、规范发展共享电单车。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副秘书长郭礼豪表示,要积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搭建政府、企业、专家对话平台,合力推动共享电单车行业规范发展。 标准不仅是行业规则,更是政府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抓手。记者了解到,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标准与评价工作委员会已经启动《共享电单车企业运营服务规范》《共享电单车综合治理评价规范》两项标准的编制工作。 “这两项标准的核心指标体系,涵盖运营机制、车辆管理、数据监测等八大维度136项细分指标,将为新时代城市治理提供‘制度建设—技术应用—效能评估’的全流程解决方案。”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党支部副书记张颖表示。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举表示,共享电单车规范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协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记者魏玉坤、王优玲)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