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快报》8月31日文章,原题:公共交通已变成一座非自愿的露天剧场 或许是疫情期间的隔离状态使人们长时间独处,更喜欢与精心挑选的歌单和影单为伴。但当世界重新开放后,人们被迫卷入环境噪音中,一通电话、一个烹饪视频接踵而至。这种现象在公共交通中最为凸显,公交车和地铁变成了网络脱口秀和社交平台语音的临时剧场,每节车厢都回荡着私密内容的公共合奏。对非自愿的听众而言,这无异于被音频碎片“处死”。
如今,伦敦公交机构发起文明出行倡议,为提升所有通勤者的舒适度,建议公共交通乘客戴上耳机。在日本新干线上,乘客手机需要静音,就连饭盒似乎都懂得在车内用餐时“不发出响声”。
而在印度半岛,自然不存在这种可能。这里大多数地区的公共交通宛如家族聚会。平心而论,这种混乱自有其魅力,甚至人们对侵扰行为也格外宽容。但若能增添些许文明举止岂不更好?毕竟,谁愿意被迫收听陌生人的晨间励志视频,或在杜比环绕声中旁听别人的分手大戏呢?(林悦译)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