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非机动车怎样合规行驶?上海交管总队权威解答
发布时间:2025-11-2517:2:3来源:解放日报作者:未知点击量:15   

在路口是根据机动车信号灯通行,还是按照行人信号灯走?左转时是跟机动车一起通行,还是要“二次过街”?

非机动车怎样合规行驶 权威解答来了

在路口,非机动车是根据机动车信号灯通行,还是按照行人信号灯走?看似基础的非机动车通行规范,却难倒了不少骑行者,甚至一些通过考试的机动车驾驶员也会给出错误答案。

对于非机动车通行规则的疑惑,同样是社交媒体的热点话题。比如,骑行过程中能否使用手机、左转时何时需要“二次过街”等等,不同网友往往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

目前,上海正持续开展非机动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让更多交通参与者了解通行规则,是保障交通安全与秩序的基础。日前,记者就市民关注的非机动车通行规则疑惑采访上海市公安局交管总队,获得权威解答。

路口信号灯怎么看?

交通信号灯是指示和规范各类交通参与者安全有序通行的基本设施,非机动车应遵循哪种信号灯的指示?

在未设置非机动车专用信号灯的路口,非机动车一般应当按照机动车信号灯指示通行。也就是说,同向机动车信号灯亮红灯时,非机动车也不能直行或左转;当机动车信号灯亮绿灯时,非机动车可相应进行直行或左转。

记者注意到,静安寺商圈、陆家嘴环岛附近的路口,设置有非机动车左转专用信号灯,这类信号灯面板图形由“非机动车+左转箭头”组成。据市公安局交管总队路设支队民警陈思悦介绍,针对一些交通情况复杂的路口,为了保障左转非机动车通行安全,避免与直行机动车的冲突,会专门设置非机动车左转专用信号灯。

遵循这一通行规范,在设置“交叉口行人过街专用相位”的路口尤为重要。比如,南京西路常德路路口,各进口的行人在一个独立的相位时间里同时通行,该时段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全部禁行;反之,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通行时,所有方向的行人禁止通行。

在这样的路口,如果非机动车跟随行人信号灯直行或沿对角线通行,容易造成人车碰擦等情况,也会影响行人的通行效率。

“非机动车应在非机动车车道内通行,与机动车保持同步,更符合道路属性,减少与行人的冲突,更有利于保障不同交通者的安全。”陈思悦进一步解释,行人信号灯仅针对行人,非机动车不能随行人信号灯骑行。

左转如何“二次过街”?

非机动车左转时,是跟机动车一起通行,还是要“二次过街”——这是另一个容易混淆的通行规则。

非机动车左转“二次过街”,指的是非机动车在路口禁止直接左转,而是与直行车辆同方向,通过逆时针方向两次直行,实现左转目的。反映在道路设施上,就是为非机动车通过路口专门设置指示牌——“非机动车禁止直接左转”“按直行信号灯进行二次过街”等,地面也会漆画交通等候区、过街区等标识,指引非机动车按“直角”路线行进。

非机动车左转为何需要“二次过街”?陈思悦指出,在一些大型车辆通行量较大、视线受阻的复杂路口,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一起左转时,通行空间受同向及对向机动车左转路径挤压,同向左转通行机动车又存在一定视线盲区,存在极大的交通事故安全隐患。“在这些路口,让左转非机动车‘二次过街’,看似多等一个灯,实则避免了非机动车与直行机动车的交叉冲突,是为了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目前,上海设置非机动车“二次过街”的路口,往往路幅较宽、进口道较多,交通情况复杂。比如,华夏西路沪南路,周边坐落有红星美凯龙、宜家家居、上海农产品批发中心等强引流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流量密集;华夏西路上方还坐落着中环高架,路口矗立的桥墩“遮挡”了左转车辆的视线;左转弯行驶路线长,非机动车左转时滞留路口。“二次过街”方案实施后,该路口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各行其道,有效避免了车辆混行与事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未实施“二次过街”的路口,非机动车按机动车信号左转通行时,应行驶在路口中心点的右侧,避免因“大弯小转”引发车辆碰擦事故。

骑车时能否看手机?

“骑车时看一眼导航、回条微信,应该不算大事吧?”不少骑行者在采访中表示,骑行时有看手机的习惯。然而法规明确规定,这属于交通违法行为。

根据《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驾驶非机动车时,“不得实施以手持方式拨打接听电话、浏览电子设备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违者将处罚款30元。

与机动车相似,边骑车边看手机同样属于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看似‘低头一秒’,实则危险重重。”市公安局交管总队勤务支队民警朱天宇强调,去年曾发生一起事故:一名骑行者低头回微信时,未注意前方行人,导致行人被撞骨折,骑行者因违法驾驶承担全部责任。

非机动车也有超速?

近期,多名网友发帖称,在上海骑电动自行车时,因超速被“电子警察”抓拍,并被处以50元罚款。

电动自行车也有超速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电动自行车限制时速的本质,是为了平衡安全与效率。“过高的速度确实会增加事故风险和伤害程度,但过低的速度也会影响交通效率,无法满足人们的正常通勤需求。”专业人士表示,从安全角度看,电动自行车限速势在必行。

据统计,电动自行车超速行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速度快了,反应时间就短,遇到突发情况很容易撞上去。”朱天宇表示,目前上海部分路段的非机动车道已新增智能管理设备,用于抓拍电动自行车超速、逆行、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

市公安局交管总队表示,后续将进一步普及非机动车通行规则,并通过减少禁非路段等措施,持续优化非机动车通行环境。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邬林桦)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